第一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A.人体细胞内部的变化规律B.人体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C.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阈电位D.阈值3.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4.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A.反馈B.前馈C.正反馈D.负反馈5.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正反馈调节6•—定范围内,心肌纤维的初长度越长其收缩力越大,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7.下列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减压反射B.排尿反射C.体温调节D.血糖浓度调节8•机体内环境的实质是指: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组织液D.血浆9.躯体运动神经属于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10.刺激强度越小,即阈值降低,则表示组织的兴奋性A.不变B.越高C.越低D.消失11.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是:A.新陈代谢B.兴奋性C.生物节律D.生殖12.刺激是指:A.外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的变化C.生物体感受到的环境变化D.引起机体抑制的环境变化E.引起机体兴奋的环境变化13•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分娩B.排尿反射C.减压反射D.小肠运动E.血液凝固14.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C.尿液D.淋巴液E.细胞内液15.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A.为零B.高于正常C.低于正常D.无限大E.正常16.神经细胞在产生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成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17.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脑脊液E房水18.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远距分泌E旁分泌19•肾小球率在肾动脉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E激素远距分泌二、多项选择题1.可兴奋组织通常指:A.神经B.肌肉C.软骨D.腺体E.以上都是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反应迅速B.作用局限C.持续时间较长D.反应准确E.以上都是3•体液调节的特点有:A.作用时间持久B.定位准确C.作用范围大D.效应缓慢E.调节幅度小4.关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C.正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D.稳态的调定点是有节律性波动的E.以上都是5.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6.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系统主要是: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运动系统D.循环系统E.排泄系统7•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A新陈代谢B兴奋性C生殖D适应性E反馈8.下列现象中存在正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过程B排便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E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时钠离子内流三、填空题1.机体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形式包括—和—。2.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可分为和。3.刺激引起反应所必备的条件是—、—和—。4.组织细胞或机体对刺激产生兴奋反应的能力称为—,常用的衡量指标是—。5.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_、_和。6.生命的基本特征至少包括—、—、和等。7.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8.生理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水平,即:_>_>_o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o四、名词解释1.兴奋性2内环境3.反馈4•负反馈5•阈值6.稳态7•反射五、简答题1•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2.试述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阈电位D.阈值2•安静时K+由膜内向膜外移动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经通道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岀胞3.在绝对不应期中,细胞膜钠通道处于:A.备用状态B.激活状态C.失活状态D.适应状态4.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5.离子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