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习小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性格特点3、品味精彩的语言开启智慧门,积累小常识小说的概念运用叙述、描写及各种艺术手法,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灵魂塑造人物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推动情节、塑造人物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从北宋末年到元代末年,由于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贫苦农民流离失所,最后被逼拿起武器进行战斗。《水浒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问世的,它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钱塘(今杭州)人。据称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由元入明之时。一生“郁郁不得志,赍(jī,怀着)恨以终”。他曾出任过知县,“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家”。之后,出入于民间艺术团体“书会”,在民间艺术团体中执笔写作,参加过元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唱喏():一边作揖,一边打招呼。聒噪():吵闹,打搅。恁地():这样地,如此。腌臜泼才()():肮脏的无赖。彀():现在写作“够”。赊账()臊子()咄():大声斥责。磬()、钹()、铙()rěguōnènāzāgòushēsàoduōqìngbónáo浏览文本,谁是读音小高手比拼读文章,谁是复述情节小巧匠提示:根据地点的变化来概括故事情节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提辖住处潘家酒楼开端:倾听哭诉(1-7段)分析情节鲁家客店发展:帮助脱身(8-9段)分析情节郑屠肉铺高潮:拳打郑屠(10-20段)分析情节提辖住处剧终结局:弃官出走(21段)分析情节一、起因(1-7)潘家酒楼倾听血泪控诉二、发展(8-9)救护金氏父女鲁家客店三、高潮(10-20)三拳打死郑屠郑屠肉铺四、结局(21)提辖住处提辖只身远行问救打走跳读文章,鉴赏鲁达个性听金氏父女诉苦,仗义出资相助慷慨大方,扶危济困,性情急躁跳读文章,鉴赏鲁达个性坐长凳救金氏父女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跳读文章,鉴赏鲁达个性激怒郑屠三拳暴打嫉恶如仇,机智勇敢,侠肝义胆,武艺高强几拳语言部位结果比喻描写角度第一拳第二拳第三拳几拳语言部位结果比喻描写角度第一拳强骗了金翠莲鼻子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油酱铺味觉第二拳直娘贼,还敢应口眼眶际眉梢眼睖缝裂乌珠迸出彩帛铺视觉第三拳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太阳穴只有出得气没了入得气全堂水陆道场听觉本文在语言上利用那些描写方法来使人物形象更具体,更富有个性化?•语言(暴躁鲁莽)“问什么!但又,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动作(脾气暴躁,同情弱小,好打抱不平,粗中有细)听隔壁有人啼哭,便“把蝶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为了确保金家父女脱险,他痛打阻拦的店小二后,便“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心理描写(粗中有细,嫉恶如仇)“且说鲁达寻思”;(第5自然段第一句)鲁达寻思道:(第7自然段,165页最后一行)拓展探究,谁是学以致用领航人鲁提辖这种行侠仗义行为,在法治社会的今天,还能通行吗?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