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在哪里》说课稿济源市邵原镇实验小学高小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邵原镇实验小学的高小燕。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规则在哪里》。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模式、说设计三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一、说教材《规则在哪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单元设计构想旨在让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和对比,认识规则的意义,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但本课重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而是通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以便使学生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它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学生实际,我依据新课标精神,拟定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活动目标: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2、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规则。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规则的作用以及没有规则的危害。4、自觉遵守规则,做一个讲文明、守规则的人。教学重难点: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规则。二、模式简介: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也能够主动发现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规则现象,但是由于年龄小,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必要性。针对学生认知水平低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力求让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逐渐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此外,“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品德和社会课堂应从生活中来,再现生活,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活动,即:以游戏引出规则;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寻找与小学生紧密联系的规则;在课堂规则中结束教学。我的教学模式可以用“融情导悟”四个字来概括。所谓“融情导悟”,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以情感为纽带进行学与教的双边互动,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指导、诱导,促进学生领悟知识的形成,感悟能力的提升,渐悟态度的端正,顿悟自我的人生。三、说设计(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我首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再问:“你们喜欢玩哪些游戏?”学生回答之后我再问:“你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呢?”在学生回到之后小结:“游戏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接下来我说:“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带来快乐。你们欢迎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吹气球”的游戏,比比谁吹得大,谁愿意参加?”然后我挑选两名男同学,四名女同学参加游戏。我让女生先吹气球,男同学后吹,女生组给10秒,男生组给5秒钟就叫停,结果女生组获胜。)我公布:不用数都知道,女生吹得又大,又多,女生获胜(男生急得大声说:不公平。)我接下来说:“为什么不公平?谁来说说看?”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过之后我说:“怎么做才能让这个游戏公平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生讨论过之后我说:“原来问题出在我们没有给这个游戏制定好规则。能说说玩“吹气球”时有哪些具体的游戏规则吗?之后组织学生总结(生讲规则:男生和女生同时吹气球,同时开始,用同样的时间。)然后我说:“那你们愿意按游戏规则再玩一次吗?”接下来组织学生重新比赛。在学生重新比赛过之后,我说:“没有规则,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游戏都无法进行。那么什么是规则呢?(大屏幕出示规则的定义,学生齐读。)接着说:“刚才,咱们通过游戏,知道了规则在我们的游戏中。那么,规则还在哪儿呢?这节课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一起来找找:规则在哪里?这时候把准备好的题目《规则在哪里》张贴在黑板上。二、创设情境,发现规则1、我家的规则出示视频《我们家的规则》师:请你认真看一下,在视频中,你知道了他们家的哪些规则?生观看视频。教师组织交流。谁能说说在你们家有哪些规则吗?其实,除了在家里,还有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规则。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想一想,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什么规则?师随机板书:家庭、学校、社会三、合作探究,寻找规则老师给大家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