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复读中心地理测试题(2)一、选择题(50分)右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1110km。据此回答1~2题。1.图中④点的经度是A.140°EB.150°EC.160°ED.170°E2.若此时⑤地为10时,除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A.0°经线B.30°EC.180°ED.40°E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3~4题。3.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4.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A.300千米B.550千米C.1300千米D.1550千米6月22日,甲、乙两地处在北半球同一经线上,当甲、乙两地日影最短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完成5~7题。5.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当天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B.甲、乙两地一定使用相同的区时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D.甲、乙两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6.该地图比例尺为A.1:240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C.六十万分之一7.在地形剖面图上,水平比例尺不变,垂直比例尺扩大,则1①.更能体现地表起伏状况②.可能会改变山高或河长③.会使水流更快,水能更丰富④.不会改变坡度大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右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示意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0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据此回答8~9题。8.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A.55030′SB.55030′NC.34030′SD.34030′N9.下列有关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C.该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流读图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0~11题。10.河流R的流向为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11.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A.火山喷发B.滑坡C.地震D.泥石流下图中的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回答12~13题:12.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b点的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13.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2A.ab<cd=bd=acB.ab=cd<bd=acC.bd=ac>ab>cdD.ab>cd>bd=ac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14~15题:14.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15.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西流向东D.从东北流向西南下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米。读图回答16~17题。16.有关图示区域位置及图中河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自南向北流B.北半球,自北向南流C.南半球,自南向北流D.南半球,自北向南流17.图中a、b两地的温差约为()A.a比b高大约为0.3℃B.a比b低大约为0.3℃C.a比b高大约为1℃D.a比b低大约为1℃2014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完成18~21题。18.从地形要素看,图3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19.图4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20.如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的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21.图中C处陡崖最大高度可能为()A.390米B.420米C.220米D.180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22~24题。22.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23.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