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思想品德编写人:路婷审核人:姓名:年级班组长:第二课时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学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人生离不开交往,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二、能力目标: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三、知识目标: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掌握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方式。【教学重点】交往的“内圈”和“外圈”【教学难点】由“内圈”和“外圈”发展【教学过程】清(温故知新):1、复习回顾:(1)人生为什么离不开交往?(交往的必要性)(2)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我们来说有哪些重要作用?(交往的重要性)2、交往内圈:青少年时期的交往关系;交往外圈:踏上社会后,由于工作和职业的关系而形成的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关系;点头之交:指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展(见教学目标)探(合作探究):一、交往的“内圈”和“外圈”1、观察课本P36~37漫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交往范围有多大?★2、归纳总结:一个人的交往,以________为圆心,由______及_______,向_______扩展,可以划为几个圆圈。(1)从交往范围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2)从亲近程度看:由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_____。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会逐步由内圈向外圈扩展,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阅读P37“相关链接”,思考:什么是“内圈”?什么是“外圈”?1总结:青少年时期的交往关系称为内圈。踏上社会后,由于工作和职业的关系,需要更多的交往,交往关系大为拓展,形成交往外圈。4、青少年时期,朋友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内圈,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做?(P38)5、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幼儿园:小学:中学:将来: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1、阅读课本P38图文资料,想一想: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议一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2、总结:为什么要广泛交往?(广泛交往有哪些积极作用)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就会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有可能受到更多____________。3、阅读课本P39材料,想一想,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交往范围还有哪些好的方式?★4、总结:如何扩大交往范围?应注意哪些问题?5、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互联网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的同时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思考讨论:(1)互联网有哪些有益之处?(2)如何正确对待互联网?思考:利用网络交友聊天应注意哪些问题。练(巩固提高):练习册对应章节习题悟(收获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