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阅读《咔嚓》教师梁美珍2014-10-20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预测故事情节发展。2、丰富词汇:“线绳”、“缆绳”、“网绳”。3、利用读本中的句式讲故事,并体会故事幽默的情节和结构。教学准备:分享阅读大书、字卡(线绳、缆绳、网绳)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内容,预测故事情节。2、丰富词汇:线绳、缆绳、网绳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手拿大剪刀)师:快看我的大剪刀,今天剪点什么好?今天梁老师想用大剪刀来剪绳子,我要找一找,绳子在哪里?(找到孩子的鞋带,做准备剪断状)师: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要不要剪?(不要剪)这是什么绳子(找到孩子的衣服绳子,做准备剪断状)师: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要不要剪?(不要剪)这是什么绳子(找到电线绳,做准备剪断状)师: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要不要剪?(不要剪)这是什么绳子?师:到底什么绳子能剪啊?二、出示大书(出示封面)师:小朋友,这里有位咔嚓太太,她也有一把大剪刀,她也要剪绳子,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扉页:这是这本书的扉页,为我们介绍了书的名字和作者,还为我们介绍了书的主人公,我们为她取个名字叫做“咔嚓太太”,。第二页:咔嚓太太手拿大剪刀,你觉得她会说什么?幼:我要去剪点什么呢?第三页:咔嚓太太发现了什么?绳子在哪里?她会说什么?幼:发现绳子了,这是秋千的绳子。这到底是什么绳子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第四页:原来这是秋千的绳子。要不要剪?(不要剪为什么?小朋友会怎样说?幼:秋千的绳子不能剪的,咔嚓太太,不能胡闹。咔嚓太太知道了秋千的绳子是不能剪的,收起剪刀,继续向前走。第五页:咔嚓太太又发现绳子了吗?她会说什么?幼: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这是什么绳子?(小朋友的辫子)第六页:小朋友会说什么?谁来做这位小朋友?第七页:咔嚓太太继续往前走,她又发现绳子了吗?绳子在哪里?这是一根什么绳子呢?第八页:原来这是栓牛的绳子,要不要剪?你看这时谁心里最着急谁来做牛的主人?他会说什么?第九页:咔嚓太太继续向前走,又发现绳子了吗?这是一根什么样的绳子?细的像线一样的绳子,我们叫它“线绳”,这根线绳是做什么用的?第十页:原来这是风筝的线绳,要不要剪?这时谁的心里最着急?谁来做放风筝的小朋友?他们会说什么?第十一页:咔嚓太太非常想用手中的大剪刀剪绳子,她继续向前走,又发现绳子了吗?这是一根什么样的绳子?第十二页:这是栓狗的绳子,要不要剪?你看这时谁心里最着急?谁来做狗的主人?她会说什么?第十三页:咔嚓太太走到了大海边,她又发现绳子了吗?她会说什么?幼: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这是一根什么绳子?第十四页:原来这是栓船的绳子,我们把栓船的绳子叫做“缆绳”,要不要剪?这时谁不同意咔嚓太太的做法?谁来做船长?他会说什么?第十五页:咔嚓太太继续向前走,走到大森林中,她发现绳子了吗?这是什么绳子?编的像网一样的绳子,我们把它叫做“网绳”。网绳会把谁网住呢?第十六页:狮子怎么会被吊起来?被谁吊起来了?(捕猎者)咔嚓太太会怎么样做?狮子会说什么?三、总结分享再次阅读大书,一边阅读一边用完整的口头语言(幼儿在讨论时的词语)讲故事。教学反思由于课前认识了不同的绳子,在阅读前,我以不同的绳子和剪刀引入主题,小朋友非常的有兴趣。这本书非常有意思,通过书的封面进行对故事的猜想,让小朋友带着悬念和我一起阅读这本书。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围绕目标进行,幼儿情趣浓厚并积极参与,目标基本达到在整个阅读中,幼儿能通过观察,能比较顺利的推理出故事的情节发展,课堂的气氛活跃,小朋友都能积极的发言,把自己想到的都说出来。本节活动是策略类读本,是以故事情节出现,线索多,信息丰富,一定是在读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思维策略,老师在提问时不要用“猜”改为“预测”,要连接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监控。1、教师要积极回应孩子,善于接球并再次把球抛给孩子,如:将孩子的话补充完整,给予提升;引导幼儿采取合适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幼儿的回答给予准确评价。2、老师的提问要由浅入深,有层次性,提高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