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年后的礼物》,请大家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师板书课题,生跟书空)师: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生齐读课题)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谁送给谁的什么礼物?谁能用一句话说说?生:这礼物是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的一首乐曲,名字叫做《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师随生回答而板书:乐曲爱德华——————————————————达格妮)师:回答得非常好,说明上节课你学得认真。【自评】由于这是第二课时,老师在复习引入时,只需抓住谁送给谁什么礼物即可。师:达格妮收到这件礼物之后,心情由惊讶、疑惑转到激动,最后完全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请听——(播放音乐,生聚精会神地听)师:听着来自故乡熟悉的声音,达格妮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让我们跟着达格妮的思绪一起回到十年前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看,这就是十年前的情景,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说说达格妮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什么事?生:达格妮到(师笑着插话:请你以“达格妮想起了十年前”作开头来说,好吗?)【自评】以“达格妮想起了十年前”作开头,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部分是插叙内容,为下面学习插叙作用做好铺垫。生:达格妮想起了十年前她到林子里去捡野果,遇到了一个和气的城里人,他答应十年后送她一件很好的礼物。师:你学会了概括段意,简练、恰当!(课件出示句子:他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一边送她回家,一边微笑地说:‘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不过我会送你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师:这就是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对达格妮说的话,谁能根据句子中的提示语把这句话读好?(一生读,师提醒学生看着这位学生读。该生读得流利,但脸上没有表情,语气没有体现出“和气”。)师:大家评一评,他读得好在哪里?有什么建议送给他吗?生:他读得比较流利。生:我觉得他应该带着微笑读,因为提示语里说“一边微笑着说”生:他应该用和气的语气来读。师:同学们给你提的建议很好,你愿意再读一次吗?(该生再读,效果有了进步。)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你进步了。想不想看着老师读一遍?生:(齐声)想。师:好,请注意看老师的表情,用心听清老师的语气。看谁能给老师提提意见?(师读完后)生:老师读得很好,语气很柔和很和气。生:老师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读,很和气。师:谢谢你们对我的夸奖。请你们也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读,注意表情和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的。(生练习读)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表情和语气。(全体同学感情朗读。表情、语气都很到位。)【自评】以读代讲,学生会读,读出了情感,也就理解了。在朗读中,让学生自评、互评,使读的情感有一个提升的过程,这是一种有效的朗读方法。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民主参与点评,这充分体现老师在课堂上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师:一次不经意的相遇,达格妮得到了一个和气的陌生人的承诺——十年以后送她一件很好的礼物。同学们,如果是你,得到这样的承诺你会相信吗?(有的学生说不相信,有个别说相信。)师:那么达格妮又是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达格妮在漫长的十年等待中心情有什么变化?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她的心情变化?(生自由读课文)师:谁来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达格妮的心情变化?生:(有感情地读)“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件事,期待着那件礼物。”我从这句话看出达格妮开始对那件礼物是很期待的。生:(有感情地读)“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以后!”我从这两句话看出达格妮开始怀疑那个人是骗她的了。【自评】这是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出情感。这种读书方法是靠老师平时经常训练的结果。师:体会得很好。咱们来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在十年以后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对比两句话有什么样不同?生:第一个句话把“在十年以后”放在后面,中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