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庐江县城北小学薛梅教学设计意图:《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技术的科普说明文。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楚,以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揭开了克隆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克隆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丽图景。“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依据其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研读文中的事例,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微生物具备先天的“克隆”本领。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克隆的含义。教学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教学流程:一、初悟“神奇”1、上节课我们聊到了我们的老朋友孙大圣有一个绝招令人羡慕:他与妖魔作战危机关头时,经常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神话”,孙悟空的这个本领用咱们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说就是“克隆”。(板书:克隆)(强调“隆”字不要少一横)2、同学们还记得文中是怎么给克隆定义的?(板书:?)指名回答,随机出示。(板书:无性繁殖)3、我们为什么能把神话变为现实?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克隆,继续探寻它的神奇之处!(板书:神奇)二、探寻“神奇”1、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项作业:文中列举了哪几类生物克隆的例子,1完成了吗?(指名说)师相机概括并板书: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第3~5自然段,待会儿请几位同学来为我们介绍这些生物是怎么克隆的。生自由读。3、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植物外,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指名说。(随机出示课件)4、那么单细胞微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课文中举了什么例子?相机出示图片。5、植物和单细胞微生物先天具备克隆本领,但是高等动物却不一样,他们的克隆相对更难,科学家们研究多年才有所成就。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并指读第5自然段)6、师: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又有什么疑问?生自由发表意见。师相机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三、感受“神奇”1、为什么科学家们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研究克隆呢?克隆到底能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你能快速找到吗?生回答,师出示并板书:造福人类。2、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或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旁边做上笔记。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4、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了解哪些?把你们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小组讨论交流。师相机补充。5、从课文和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对克隆有了一些浅薄的了解,但是关于克隆,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诱人的,它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齐读最后一段。板书:前景诱人。四、畅想“神奇”2克隆是一项正在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它的神奇面纱还没有被人类完全揭开,你们作为未来的克隆专家,又有什么想法呢?(写一写:假如我是克隆专家,我想……)(想法要有益于人类)五、升华“神奇”孩子们,正是由于科学家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才让我们看到了克隆那迷人的神奇之处,诱人的神奇前景。虽然克隆技术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它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板书:……)这些省略号中的奥秘提醒着我们应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以后用自己的才智为克隆增添新彩,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板书设计:7.神奇的克隆?(无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造福人类前景诱人……教学反思:“克隆”是学生很感兴趣而又神秘的话题,符合孩子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但它又是高科技,不认真研读那就是“雾里看花”。为了更好地驾驭课堂,我不仅布置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自己还查阅了很多相关知识,以做到“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在感受“神奇”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抓住第八节的省略号,小组交流从网络、书籍等地方了解到的克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