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那么,如何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呢。郑科扬: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后,又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执政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化,同时也说明我们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了。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其实践过程将是党的先进性在新世纪、新阶段经受新锻炼、新考验并不断得到新提升的过程。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目前比较多的共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她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来加强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正确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推动社会历史不断进步,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进步的成果。记者。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这种先进性是从哪里来的呢。郑科扬:我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是先进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没有其他阶级的局限性,能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始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二,我们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这个先进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1页共9页其三,我们党是用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种先进的组织制度组织起来的政党。这使得她可以有效地把先进分子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崇高理想和阶段性目标而紧密团结、奋斗不息。这种组织制度的科学性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其他政党难以比拟的。其四,我们党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既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又同自己的阶级基础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般的联系,整个党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记者。我们党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叫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在和谐社会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有何特殊意义。郑科扬。必须明确的是,在和谐社会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是因为这种社会建设理想所要实现的社会和谐,是建立在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社会和谐,是包涵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之中,切实尊重人民意愿和权利的社会和谐。建设以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社会建设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形成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合理与秩序相统一、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推进社会历史进步,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地向前发展,而且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社会。纵观党的历史,可以说80多年来,我们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历程,就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针对社会主要矛盾,自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不断推进历史进步,从根本上不断追求社会和谐的历程。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是这个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进一步发展。二记者。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坚持正确前进方向的必要保证是什么。第2页共9页郑科扬。具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这个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我们懂得,社会主义的长期建设与发展,可以逐步缩小以至最终消除历史遗留的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避免再现两极分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