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是:识记重点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理清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线索,品味富有哲理而又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主题,激励学生学习进取心,培养学生孜孜不倦的恒心,从而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教法学法:探究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三、教学重点:1、把握内容和主题;2、理清思路和线索;3、探究作品的思想感情。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与策略:(一)激趣导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首歌中说:美丽的石头能唱一首美丽动听的歌,然而,我们今天要学习贾平凹的一篇题目为《丑石》的文章,看一看这世间万物中一块普通的、丑陋的石头,又会向我们讲述怎样一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生自学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教师相机辅导。(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老师展示以下问题)1、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丑美)2、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是如何的丑呢?有什么用途呢?3、丑石是在什么情况下重新受人瞩目和“仰望”,重获灿烂的呢?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学生读完后,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明确问题。)A、那块石头完全丑到极点,无用到极处:伯父盖房垒山墙,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伯父压铺台阶,没有看上它;石匠洗石磨,嫌它石质太细,也没采用;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真是既丑,又没用,还笨重,无用之极。B、“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原来它是“陨石”,是几万年前从天上落下的稀世珍品!“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资料:陨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C、本文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芸芸众生像默默无闻的丑石一样在寂寞生存中,甘于寂寞,不屈于误解的生存状态的伟大。这是一篇托物寄意、抒写作者对生活哲理体验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一块“丑石”的描述,从人们对“丑石”认识的变化,生发出许多感慨,并由此推想到社会上的此类现象,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四)作者对丑石的感情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叫做“先抑后扬”。(作者本意是要赞扬“丑石”,但他并不急着赞扬,而是首先极写丑石的“丑”,写它无一用处,人们是如何的讨厌它,然后笔锋一转,说它原是一块非同凡响的陨石,进而盛赞它的美妙和伟大之处。那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提问了几个学生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既吸引人,又能取得强烈的效果。)(五)拓展延伸生活中有很多的故事值得一品,也值得深思:最美丽的瞬间是永恒的,最美丽的画面是难忘的,最美丽的风景是迷人的……最平常的事物却最具意义(正如贾平凹老师笔下的丑石,甘于寂寞,不屈于误解的生存的伟大。)(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进一步感悟文章主题。2、完成设计作业板书设计:丑石丑一无是处讨厌它欲扬先抑美非同凡响赞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