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儒林外史》中“两个指头”的片段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了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头垂下,登时就没了气。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法国/巴尔扎克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看了以后印象更深刻。——赵树理细节描写—写作成功的点金石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或者说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加以具体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一、何为细节描写?比较两个文章片段,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1、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2、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服,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激动,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二、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让模糊走向真实,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让单调走向神奇!三、怎样进行细节描写?经典细节回顾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第一招:抓住特征绘肖像评: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3、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己》)4、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5、屠户见女婿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范进中举》)5、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第二招:锤炼词语绘场面第三招:捕捉个性绘语言(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伸出头来,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掌柜的冷酷、自私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林黛玉进贾府》)第四招:依据性格绘心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