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朋友期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得想起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着许多聪敏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自学指导1、字音不fǒu惭cán2、文言词义期行:约定同行。舍去:不在等候就走了。去:离开。乃:才。则:就,便,那么。顾:回头看。君:对别人的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尊君在不:“不”通“否”。自学指导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注意节奏。2、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朋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自学指导二、深层探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思考下列问题: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地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日中”是当时约定俗称的时限---中午。友人错过这个约定俗成的时限,所以迟到。自学指导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粗野蛮横、十分无礼,缺乏修养;知错能改。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家庭教养好,懂礼识仪;性格率真,正直不阿。4、友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三、背诵课文。陈太丘与朋友期开端期行---不至---舍去---乃去发展父友:问元方:答高潮父友:怒---非人哉元方:曰---无信无礼尾声父友: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针锋相对据理驳斥正直不阿聪慧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