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12/28/20242内容提要火焰中的文化陶器瓷器青铜器12/28/20243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器物(用品)”源于火的冶炼,反映了冶炼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透视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12/28/20244内容提要火焰中的文化陶器瓷器青铜器12/28/20245陶器中文名称:陶器英文名称:pottery,earthenware定义:胎体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制品,气孔率较高、有不同程度渗水性,机械强度低、断面粗糙无光泽的制品,但有耐火、抗氧化、不易腐蚀等优点,分粗陶和精陶。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12/28/20246陶器与陶艺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2000年)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最早的陶器仅用于民生器皿,但随着技术和制造工具发达,制陶逐渐变成了一种艺术,因此称为陶艺。12/28/20247距今六千年的陶瓶这个陶瓶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是尖底的?侧面为什么有两个环?盛水的陶瓶,其结构为红陶质地,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环,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12/28/20248七千年前的猪纹钵猪纹钵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这类盛食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器形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夹炭黑陶制成。在钵外壁分别以写实的手法,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该猪整个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正在寻觅食物。猪纹钵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原始绘画艺术和七千年时河姆渡人饲养猪的模样等提供了实物数据。12/28/20249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陶瓷业在唐朝时期有重要发展,三彩陶器的烧造达到鼎峰,唐三彩是不同色釉于高温下交混,制造的绮丽艺术效果。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其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驮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上有乐手。能歌善舞的各国艺人在唐代首都长安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演绎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虽经地下埋葬一千三百多年,出土时仍光彩夺目。12/28/202410神奇的紫砂壶紫砂壶是用江苏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的。紫砂泥是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的粘土,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用它烧制的茶具,即使在夏天,泡出的茶也能保持好几天不变质。梅尧臣对紫砂壶的描写,“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12/28/202411陶都宜兴宜兴自古就以出产的陶器闻名,是中国制陶业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制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宜兴的陶器以生产日常生活用陶为主流,尤以紫砂壶闻名天下。宜兴的陶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宜兴以“陶都”之称,与瓷都景德镇齐名。12/28/202412内容提要火焰中的文化陶器瓷器青铜器12/28/202413瓷器中文名称:瓷器英文名称:china,porcelain定义:以瓷土、长石、石英等天然原料制得坯胎经高温烧制获得的陶瓷制品。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山水爱瓷,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12/28/202414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