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病句所谓“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有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用词不当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不合逻辑表意不明重复多余如何辨析病句(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最常用)(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实例分析(一、成分残缺)(缺主语)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缺宾语)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二、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动宾搭配不当)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脚步声。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4、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修改: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褒词贬用)55、、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炼。(关联词使用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修改:不管(无论)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三、用词不当(三)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几千年前的文物。四、语序不当2.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应该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修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作用。3.3.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饥似渴地阅读着。修改: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五、句式杂糅(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例如: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1.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修改:“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杂糅在一起,用一个即可。2.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修改: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杂糅在一起。(前后矛盾)六、不合逻辑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常见的词如:“有无”“是否”“能否”“有无”“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优劣”“好坏”“成败”(两面与一面不呼应)1、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修改:我断定他会考上大学3.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4.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修改:我们的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分类不当)不合逻辑实例分析修改:删去“不”。(否定不当)(“防止防止”“禁止”“忌”“避免”等词语与否定”“禁止”“忌”“避免”等词语与否定词连用,要考虑是否把意思说反了。)词连用,要考虑是否把意思说反了。)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修改: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前者。2.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修改: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张老师的许多事迹。七、表意不明实例分析(“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1、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修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当务之急。2、这本书大约20元左右.修改:这本书大约20元八、语义重复实例分析注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