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5、生物能适应环境,和能影响和改变环境。6、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和生物因素。第 2 章探究生命1、19 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分类系统,英国人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是讨论生命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3、实验法的几个重要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4、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讨论重要方法,其它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5、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时,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比。第 3 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1、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教材 P34)*3、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对光时,应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观察显微镜时,一般应该用左眼凝视目镜内。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凝视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2-3mm 为止。*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显微镜下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5、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擦片一滴水一放标本一盖片一染色(一般用碘液)「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T 细胞质」细胞核保护和支持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动、植物细胞结构图:教材 P39、P42)*8、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没有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