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复习要点(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复习要点第一章:微机基础知识1.微处理器:小型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和处理部分。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2.存储器:微机内部的存储器,主要包括 ROM:只读存储器;RAM:读写存储器;EP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3.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地址的地方。通常又称为指令地址计数器。4.单片机:将微处理器,一定容量的 RAM 和 ROM 以及 I/O 口,定时器等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 intel 公司 1976 年推出的 MCS-48系列 8 位单片机。1980 年推出 MCS-51 系列高档 8 位单片机。第二章:89C51/S51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原理1..C51/S51 单片机内部结构:CPU 是单片机的核心,是单片机的控制和指挥中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存储器,含有 ROM(地址为 000H 开始)和 RAM(地址为 00H~7FH);I/O 接口:四个与外部交换信息的 8 位并行接口,即 P0~P3.2.引脚: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固化编程电压输入端;当引脚接高电平常 CPU 只访问 Flash ROM 并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当引脚接低电平(接地)时,CPU 只访问片外 ROM 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3.P0 端口:P0 端口是一个漏极开路的准双向 I/O 端口,作输入口使用时要先写 1,这就是准双向的含义,作输出口时接上拉电阻。P1 端口: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4.访问指令:CPU 访问片内,片外 ROM 指令用 MOVX;访问片外 RAM 用MOVX;访问片内 RAM 用 MOV。5.低 128 字节 RAM 区:分为通用工作区,可位寻址区,通用工作寄存器区。6.堆栈:在片内 RAM 中专门开辟出来的一个区域,数据的存取是以先进后出的结构方式处理的。7.时钟发生器:是一个 2 分频的触发器电路,它将震荡气的信号频率 focs 除以2,向 CPU 提供两相时钟信号 P1 和 P2。时钟信号的周期称为机器状态周期S,也叫作时间周期,是震荡周期的 2 倍。8.震荡周期:晶振的震荡周期,为最小的时序单位;状态周期:振荡频率经单片机内的二分频器分频后提供给片内 CPU 的时钟周期。因此一个状态周期包括2 个震荡周期;机器周期:1 个机器周期由 6 个状态周期即 12 个震荡周期组成,是单片机执行一种基本操作的单位。指令周期:执行一个指令所需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