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讲邵建国电话13032572336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掌握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了解调剂学、方剂的概念。掌握药典的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掌握处方的概念和类型。熟悉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了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2、剂型:药物供使用之前制成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需要的给药形式。剂型作用: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剂型,以充分发挥药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使用与保存等。剂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剂型的设计必须遵循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的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的基本原则。3、制剂:根据药典、制剂规范或处方手册等所收载的应用比较普遍并较稳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且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药剂称为制剂。制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有效、安全、稳定、使用方便。4、药物与药品药物:是指用以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物质。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二、现代药剂学的分支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三、药物成型的必要性及剂型分类(一)药物成型的必要性1、为了适应临床的需要(1)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硫酸镁(2)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速效剂型:注射剂、舌下含片、吸入气雾剂长效制剂:植入剂、缓控释制剂(3)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2、为适应药物性质的需要3、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4、为运输、贮存、使用方便(二)剂型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用物化的原理阐明制剂的特征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溶胶型:胶浆剂、涂膜剂乳浊型:乳剂混悬型:混悬剂、微球/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气体分散型:气雾剂固体分散型: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2.按给药途径分——临床需要说明药品的要求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的片剂、胶囊剂、合剂等经非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注射剂呼吸道给药:气雾剂皮肤给药:软膏剂黏膜给药:滴眼剂、贴膜剂腔道给药:栓剂、泡腾片3.按形态分——制备、运输、贮存、起效速度液体制剂:溶液剂、水针剂半固体制剂:软膏剂、凝胶剂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4.按制法分浸出制剂:酊剂、合剂、糖浆剂无菌制剂:注射剂、供眼科手术用的滴眼剂(三)制备优质制剂的三大支柱:(1)制剂技术;(2)药用辅料;(3)制剂设备。四、药剂学的发展1.国外药剂学的发展希波克拉底(公元前BC160-377)创立医药学;格林(公元后AD131-201)奠定欧洲药剂学基础;1847年,莫尔出版《药剂工艺学》。第一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第三代制剂:控释制剂第四代制剂:靶向制剂第五代制剂:智能给药制剂(自调式给药系统)2.国内药剂学的发展古代成绩辉煌:商代(BC1766)已使用汤剂东汉张仲景记载10余种剂型唐代《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剂型61种近代日渐衰败现代奋起直追五、药剂学的任务基本理论研究;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中药现代剂型的整理、研究与开发;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第二节药物剂型与DDS(药物传递系统)一、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剂型是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一般来说一种药物可以制备多种剂型。药理作用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方式。(一)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必须与给药途径相适应。例如,眼结膜给药途径以液体、半固体剂型最为方便;直肠给药应选择栓剂;口服给药可以选择如溶液剂、片剂、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