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旧知与经验促成新知与创新《认识钟表》教学案例与反思有幸成为新一轮课改实施者,教一年级数学。作为一线教师,学校教研组要求上一节课改合格课,课题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为了体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了了解,发现了学生对钟表有一些认识了解钟表的作用,大部分的孩子能认整时,知道钟面上三根针的名称,有少部分学生认识其它时间,还有个别学生还了解一些关于时间的其它知识。大部分的孩子虽然认识整时刻,但没有想过整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指在哪里。了解了这些,我应该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构建新的知识呢?笔者把教学案例和自己的思考书录于下,供大家探讨。片断一:创设情境,设问导入屏幕上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说一说,小东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小东早上7时起床)师:“你是从哪里知道时间的?”(钟表)师:“关于钟表,你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呢?”生1:我知道钟面上有三根针,最短的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细的叫秒针。生2: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生3:我还知道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生4:我会认时间呢,(指学具钟)这是8点,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点。(教师指出,对这是8时)生5:我还会看这样的时间呢,这是7点过20分,因为它的分针指着4,就是走了4个大格,1大格是5小格,也就是20分了,时针挨着7,所以是7点20分。部分学生:是7时20分。生6: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都是这样的(用手比划),这叫做顺时针。师:哪些同学已经会认整时了呢?(全班60个同学,有48位学生表示已经会看了。)师:拨出时间考一考自己的同桌。(教师让12位不会的学生坐在一起,教师与他们一起学习。)反思:我用“关于时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这一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充分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给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通过动手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人拨。也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片断二:操作活动,探究新知1、制作钟面师:这有一些空白卡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请选择一张,设计一个钟面。在设计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随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师:哪个小组的成员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制作过程。生1:12个数把钟面分成12个相等的大格。我们将12个数字写在卡片上,再画上两根长短不一的线,长的表示分针,短的表示时针。生2:我们剪出了三根针,用订书针将他们固定在卡片中心,这样,我们的钟面还可发拨呢。……师:你们在制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呢?生1:我们开始不知道这12个数字按怎样的方向排列,后来XX同学拿出他的钟表观察后,我们就知道了。……反思: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再现,而应在原有基础上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提高,着重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开发末知世界以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我在认识钟面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已经了解的知识制作钟面,在制作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让学生再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有新的发展。2、拨整时时刻。师:在刚上课的时候,老师发现有很多小朋友都已经能够拨出整时刻,下边请同学们拨出几个整时刻,你在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整时时刻的分针都指着12。生2: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反思:在这个环节,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的起点定位在:让学生在拨的过程中去发现整时的共同特点,从而进一步学会认识整时时刻。3、建立时间观念,提高表达能力师: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看一看我们警钟街小学的同学们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放CAI课件,动画展示小朋友一天的生活,课件分别停留6个整点时刻。)学生观察,说出图上是什么时候,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事?生1:小朋友6时起床。……师:你在观察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