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报告)、案例评选类别:案例类市州报送编号:题目:和你在一起姓名:缦丽艳1单位:兰州市城关县(区)十四中学校联系方式:13919026370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召集院子里的小朋友,带上家里的小板凳,很有样子的把他们整齐的排成几排,我则会站在对面的墙的方向拿着从教室里带回来的粉笔煞有其事的对小朋友们讲起自己学到的音乐知识来……现在想来,也许从小的时候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教师,渴望去享受传授知识和思想的过程,长大后,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千万普通教师中的一员。回首十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心里真的是百感交集。199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任教于十四中音乐学校,并一直担任音乐班的班主任,就班主任工作而言,音乐学校的这片沃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奇迹。从心理和性格上讲,音乐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了音乐教育,成为一名所谓的“音乐儿童”而“音乐儿童”接受音乐教育之前都必须经过专业教师的审核,这些审核可能有些学生不能通过,所以通过了审核的学生自然滋生了别的同学没有的一种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就促使这些孩子在某一点上的高度自信。在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状况中,这种自信就会盲目的扩大。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古人的这句话很透彻地说明不同音乐能带给人们不同的音乐感受,因此我们的学生在成长中,形成了一种感性大于理性的判断及识别事物方式,所以说我们的学生在感性认识上比较强烈一些,在发生一些问题的时候,总不能在短时间内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北师大心理系的方晓义博士说过,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盲点。如果及时调节,可能很快会恢复正常,如果任其积2聚,超过了一定界限就会造成心理疾病,所以说我们不能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那个阶段就把他归为“问题学生”或是“品性障碍学生”这样实际很容易给我们自身造成困难,使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十几年当中,对这个问题我现在深有体会,以下的这个案例,也算是我自己成长的过程,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接任2007级音乐班的时候,对班主任工作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见解,然而面对这些90后的孩子们,却给了我一些新的启发。八月的军训刚刚结束,新的学期也即将开始,有一位在军训时就私自没来学生李x。第一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身黑色的,略微宽大的衣服,让它显得很瘦弱;额前长长的刘海遮住了他的双眼,让我看不到他的任何表情。直觉告诉我,如果想和他沟通,所以我没有直接追究他没有参加军训的事情,决定先观察观察他。就这样平稳的大概度过了两周的时间,他出奇的守规矩,只是基本上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话,我在课堂上曾向他提问过问题,他站起来却也什么都不答。有同学私底下竟然问我说“老师,他是不是哑巴?”带着一种的好奇心,想接近并了解他的心越来越强烈。就在我准备想和他聊一聊的时候,他却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就是那种没有任何征兆的。我打电话告知了家长,可让我惊讶的是家长却不是很着急只是很平淡地说“知道了,谢谢老师”。就这样高中的第一次失踪持续了5天,5天后他竟然像没事一样七点半准时出现在学校,我却也没有见到家长。这让我非常郁闷,但同时,我明白:家长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我决定靠自己解决。当天上午的第三节体育课,办公室里正好没有人,我把他找来,准备我们的第一次沟通。“如果你下次不想呆在学校,给老师说一声行吗?不然老师会担心你”“……”沉默。“为什么又回来了?还是应该上学对吗?“3“……”沉默。“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可以什么都不说,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是不一定正确你知道吗?那么多爱你的人希望你快乐”依然沉默。“好吧,这是我的手机号,如果你愿意,可以给我发短信”我把手机号写在纸条上递给了他。他转身迅速离开了办公室。“下午专业汇报别迟到!”我专门嘱咐了一句,因为我预感,他这样的状态应该不会在同学们面前汇报专业。果然,下午的汇报他有没有来,这一次,他又莫名其妙的失踪了4天。这种情况在刚刚开学的九月就陆续发生了4次,每次平均3—5天不等,每次发生时给任何人不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