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今日美国的好教师?作者:华东师范…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7更新时间:2011/3/30谁是今日美国的好教师?——2003年度全美优秀教师评选结果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教管系冯大鸣2003年度“全美教师团队”(All-USATeacherTeam)评选结果于2003年10月16日公布。“全美教师团队”是《今日美国》主办的年度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师集体评选项目,候选人和候选集体由全国各学区推荐提名,经过评委会甄别、讨论、投票决定最终获奖名单,并通过《今日美国》向全国公布。评委会一般由3方面的人士组成:各全国性专业协会的代表(如全国教育协会、美国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学校长协会、全国小学校长协会等)、前“全美教师团队”获奖者代表以及来自大学的教授。因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社会传统等诸多原因,“全美教师团队”评选的权威性和含金量要胜过各州政府举办的同类活动,每年的评选结果都受到全美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行业对教师评判的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社会衡量教师工作成败的尺度。分析当选者的背景资料、有关人士的评论和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美国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美国人的教师评判观。这样的分析或许会有助于我国中小学校长反思我们的教师评价工作,并从中获得某些有益的启迪。当选者的特征分析从总体上说,评委会在评定2003年度“全美教师团队”候选人时,是从两个维度来加以考量的:一是该候选人是如何恰当地鉴别和处理学生的种种需求的,二是候选人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从背景资料来看,当选者在性别、任教的年级和学科等方面,并没有反映出什么特别的倾向。不过,仔细分析相关材料,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当选者一些有趣的甚至是出人意料的特征。由于优秀教师集体的情况相对复杂,所以本文仅对16位优秀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特征加以归纳,将其中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具有的特征罗列出来(参见表1)。其中,所谓“工作激情及感召力”,不仅是指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或积极投入,而且是指教师对教学工作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和热情,对工作的社会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或体验,学生因受此感染而在心灵上得到感召,学习的热情为之点燃行为发生改变。“工作方法创新”是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帮助学生体验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而积极创设种种因地制宜或因人而异的教学环境、途径、手段及方法。“获得经费资助”与我国中小学教师因课题被批准立项而获得研究经费资助的情况略有不同,主要是指某教师因某方面工作出色而获得联邦、州政府或社会基金组织以某个项目的名义划拨的专项经费资助该类经费虽数额较大,但多半不是用于该教师个人的资料费、会务费、差旅费等开支,而是为该教师的工作创新、工作探索创造进一步的条件而提供的资助,常常用于购置供学生使用的电脑、图书,或用于小型学科实验室建设等。“研究成果的发表”是指教师个人的论文、著作得以发表,或者教师自编的教材至少在学区范围内得到推广等。“学生学业成绩提升”是指经过教师的努力与改革创新,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特别是统考成绩得以提高。“学生学业竞赛获奖”是指因教师的努力,而使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各级学业竞赛中获得名次。当选者工作表现特征特征项目频数点记占总数比例%工作激情及感召力16100工作能力创新16100获得经费资助531研究成果的发表425学生学业成绩提升213学生学业竞赛获奖213从表1所归纳的当选者的工作表现特征来看,“工作激情及感召力”和“工作方法创新”两项是所有当选者的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评选时最被看重的条件需要说明的是,16位当选者的“工作方法创新”虽无一雷同,但它们背后的目的却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愉快学习(learningwithfun)的情景中,体验学习的社会意义。“获得经费资助”虽排列第三,但“占总数比例”已从前两项的100%下跌到了31%,而且可以说,“获得经费资助”只是前两项的延伸。因为如前所述,“获得经费资助”与“获得科研经费”是不同的概念。教师之所以能够“获得经费资助”,主要是因其在“工作激情及感召力”和“工作方法创新”方面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