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犟龟(米切尔·恩德)说课教师:陈刚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犟龟》,选自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十七课。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犟龟》是一篇想像力极为丰富的童话,它情节生动,并蕴涵哲理,发人深省,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这一课时,应在分析小乌龟形象的基础上,理解坚定的信念、不懈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是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引导学生领悟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战胜困难争取成功的信心、耐心和决心。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素质教育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丰富的想像在童话创作中的运用及作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掌握积累文中生字词。B、了解童话的一般特点,学习夸张、想象、拟人等艺术手法的运用。C理解“犟”的深层含义及文章主题。能力目标:A、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B、推敲和品味作品的语言的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目标:A、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培养为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B、明白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道理。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理解“犟”的多层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难点: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4、学情分析:本文情节生动,语言通俗,具有童话的通俗性和趣味性,对于已经有接触过童话的初一学生来说,在内容及主旨的理解上没有很多障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丰富的想像在童话创作中的运用及作用,重视学生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安排为一课时,在课堂上先研习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分角色讲故事的活动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二、说教法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产生共鸣。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4、师生互动法:设疑、解疑,增进教与学的和谐关系。三、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法具体如下: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2、朗读法:指导学生大声朗读、分角色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4、实践法:在充分的语文活动中,让自主展示个性,体验、感悟、参与、创造。说教学程序(一)课前准备――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2、激发探究的欲望——上网或查书了解童话这一体裁的特点,了解作者的身世、创作作品,收集相关类型的童话故事准备在上课时讲析与比较。3、培养良好的语感——让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1、导语设计师: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轻松一下(打一动物)脖子能伸缩,腰板似铁板,水陆两处栖,寿命它领先。生:乌龟!师:同学们谈得很有见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只坚持不懈的乌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小乌龟,这只小乌龟来自遥远的德国,它的名字叫……(恩一起来说)生:犟龟!师: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由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所写的童话故事《犟龟》,请同学们把注解1相关的文学常识划下来。说明: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将学生快速带入情境。2、回顾介绍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