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细菌性物中毒应采集的样品有哪些?应怎样注意采样时机?如何进行采样?[资料]VIP免费

细菌性物中毒应采集的样品有哪些?应怎样注意采样时机?如何进行采样?[资料]_第1页
1/47
细菌性物中毒应采集的样品有哪些?应怎样注意采样时机?如何进行采样?[资料]_第2页
2/47
细菌性物中毒应采集的样品有哪些?应怎样注意采样时机?如何进行采样?[资料]_第3页
3/47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其特点•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胃肠型和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两大类•胃肠型食物中毒特点:•常出现在夏季和秋季•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为主要特征•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通过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传播,被致病菌感染的家畜、家禽、鱼类及野生动物和人为肠胃型食物中毒的主要传染源。•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病后通常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且这些致病菌血清型很多,可反复感染发病。•神经型食物中毒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咀嚼困难、吞咽困难、语言困难、呼吸困难等)及咽肌瘫痪•眼部症状(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不同的患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轻微不适,而重者若不及时抢救,可于24小时内死亡,病死率高达30%-60%。•我国多为变质的牛、羊肉类和发酵的豆、麦制品等,国外多为罐头食品。•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品可使该病传播。对人有很高的致病力,人群普遍易感。患者没有传染性,但病后不产生免疫力,故可以再次感染。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有何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沙门氏菌属•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霍乱•一、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2小时,长者可达72小时,平均为12~24小时病程约3~5天•表现类型:胃肠型、伤寒型、败血症型胃肠型最为常见•临场表现:•前驱症状有寒战、头痛、头晕、恶心与痉挛性腹痛,继之出现呕吐、腹泻、全身酸痛或发热•每天腹泻可达7~8次。体温在38~40℃之间,一般2~3天腹泻停止,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情况好转。严重者,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和体弱者常因脱水、酸中毒、无尿、心力衰竭等,急救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流行病学特点:•人和动物是沙门氏菌属的广泛宿主,健康家畜,家禽肠道及正常人粪便中均有检出,病畜、病禽检出率更高;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物引起,以畜肉类及其制品多见,其次为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肉类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两方面。•二、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潜伏期: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病程1~6日不等•临床表现:•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为病人,集体发病时往往仅少数病情严重者住院,而多数未住院者可能成为传染源,但由于病人仅在疾病初期排菌较多,其后排菌迅速减少,故不至因病人散布病菌而造成广泛流行。•经食物传播,主要的食物是海产品或盐腌渍品,常见者为蟹类、乌贼、海蜇、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进食肉类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为多,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发生于夏秋沿海地区,常造成集体发病。近年来沿海地区发病有增多的趋势。•三、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胃肠炎型3~20h,过敏型1/2~2h•临床表现:•胃肠炎型起病急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泻为水样、带黏液恶臭、无脓血,一天数次至十余次。有少部分患者胃肠道症状之后,发热伴有畏寒,持续数小时后下降。严重者有脱水或休克。•过敏型表现为全身充血、颜面潮红、酒醉貌周身痒感,胃肠症状轻。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流行病学特点:食品的染菌率自3.8%~100%,其中以鱼、蟹和肉类染菌率较高。食品感染率高低与食品新鲜程度、运送时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四、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4—10h•临床表现:•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烧、大便呈水样,有时伴有脓血和黏液•产毒性大肠杆菌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烧、大便呈米泄水样,但无脓血•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表现为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细菌性物中毒应采集的样品有哪些?应怎样注意采样时机?如何进行采样?[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