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_1 VIP免费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_1 _第1页
1/3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_1 _第2页
2/3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_1 _第3页
3/3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让延安精神世代传承——延安之行体会2010年7月10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了由学校党委组织的党员红色之旅——延安之行,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陈列馆、杨家岭、枣园、延河和宝塔山等革命圣地,接受了一次红色圣地的精神洗礼。一路走来,感慨良多。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在杨家岭旧居、枣园旧址,我被深深地感染和震撼了。在那里我看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居住的窑洞,窑洞内设施极其简单,一张木板单人床,一把椅子,一张办公桌,院子里的手摇纺线车,还有用几块长青石板搭起的桌凳。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件件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经历过的峥嵘岁月。这些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我在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如此不畏第1页共3页艰难,坚忍不拔,开展大生产运动自给自足;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在那样艰苦、物资匮乏、战火硝烟的环境下,开展整风运动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睿智让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昔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大生产运动。当时,为了战胜XX县区财政和经济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贫穷的南泥湾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良田的沃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是大生产运动的口号,这是一种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改变了当时XX县区的面貌,克服了根据地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改善了军民的生活,为将来积累了经验。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是延安圣地的标志和象征,战争中由于敌机多次轰炸,要将宝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坚持,才将保塔保留了下来。尽管不能近距离观赏,大家便在远处摄影留念,让宝塔永在身边。延安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今天,延安已经成为精神的化身。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灵魂所在。延安精神告诉我们的已经不仅仅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含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去传承这样一种时代赋予的特殊的精神文明,如何去体现这种精神所在的价值,而不是还仅限于口头上所喊的,“要艰苦奋斗,要吃水不忘挖井人”,由此我觉得,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亲身经历这样一次红色之旅尤为必要。因为,曾历经那峥嵘岁月里遗留下来的第2页共3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_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