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要义是()。A、依法治国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执法为民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本价值追求是()A、党的领导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执法为民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A、以人为本B、尊重和保障人权C、文明执法D、执法公正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党的领导5、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是()。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救济6、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党的领导D、服务大局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了解法律规定D、参与法律实践8、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党的领导D、服务大局人权9、保障法律权威的重要机构是()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党政机关D、司法机关10、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是()A、中立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11、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是()。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救济12、下列不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是()A、知情权B、参与权C、表达权D、自由权13、下列中表述错误的是()A、权力来源于权利B、权力服务于权利C、权利应当以权力为界限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14、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是()。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救济15、在众多社会规范中居主导地位的是()A、政策B、法律C、道德D、习俗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有()。A、鲜明的政治性B、彻底的人民性C、系统的科学性D、充分的开放性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是()。A、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B、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C、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D、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等基本内容。A、执法为民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党的领导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5、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主要是()。A、思想领导B、政治领导C、组织领导D、科学领导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的有机统一。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服务大局D、依法治国7、()是治国理政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A、法律B、权利C、权力D、程序8、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A、至高无上性B、普遍适用性C、优先适用性D、不可违抗性9、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救济10、正当程序的基本特征是()A、中立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2、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3、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4、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直接延续。()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没有根本上的区别。()7、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8、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是执法机关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9、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可以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10、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是行政保护。()11、公开性是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1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13、在我国,司法机关是实施法律的重要主体,负有严格贯彻实施法律的职责。()14、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是统一的,故服务大局时可以不按照法律办事。()15、法律规范的适用要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四、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法律问题的核心是法律权利义务问题,法律思维是一种法律权利义务思维。(162)()2、树立正确的自由和平等观念,协调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是法治思维的内在要求。(163)()3、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只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166)()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没有根本上的区别。(157)()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