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活动心得体会“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贯彻集团公司创先争优精神,提高我矿基建领域质量标准——李家壕煤矿机电管理中心“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贯彻集团公司创先争优精神,提高我矿基建领域质量标准——李家壕煤矿机电管理中心学习了《神华包头矿业公司基建领域“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我单位在3月1日至4月30日组织开展与先进单位对标工作,实行“全方位、全员、全过程、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反思、检查、排查”的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单位总结的与先进单位的差距:1、基建项目管理在思想认识、发展观念、目标管理方面,当前我矿机电科承担着2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服务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机电专业组织未能健全(或专业组织有名无实),有些单位因内、外工作业务划分不清,在工作中互相推诿,如机电队、运转队。机电管理网络经常中断,经常是业务指标安排不下去,下面信息反馈不上来,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设备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有的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在用设备缺少编号,设备、电缆标志牌不全,帐、卡、物不对应。不少单位拼设备的现象依然存在,设备不能按计划升井轮换检修,直接转面使用。针对诸类问题,我单位认为应加大机电管理力度,首先是矿、井领导人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矿领导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机电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第1页共4页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2、在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因初期现场条件较复杂,制约因素多,本着将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往往导致预定工期延长,这与行业一流水平煤矿企业存在根本上的差别。而且机电标准化管理多为兼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现在我单位在准备施工项目时,前期充分检查地形、位置及各类制约条件,发现不稳定因素加以整改,加强对自身队伍及外委施工队伍体制机制的管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达标的情况下,在合同期内完成任务。同时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区队、机房硐室、机道,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3、在本案体系建设运行,风险预控与应急管理,责任落实等方面,虽与行业一流煤矿企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本安体系建设,作出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以保证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的做出判断及处理方案。并且不定期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培训会议,但由于缺少专业讲师、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第2页共4页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培训达不到目的。而机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