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华文明的起源VIP免费

中华文明的起源_第1页
1/13
中华文明的起源_第2页
2/13
中华文明的起源_第3页
3/13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知识点: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2、原始的农耕生活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3、华夏之祖:皇帝---”人文初祖“填写下列表格: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名称距今时间发现地点体形特征工具、生产、生活社会组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有较多猿的特征会制造工具、会用火群居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明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狩猎原始人群约3万年周口店龙骨山顶的洞穴与现代人基本相似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采集、狩猎、捕鱼、缝制衣服氏族用表格的形式将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进行分类:名称时间生活流域工具粮食作物房屋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磨制石器、耒耜水稻干栏式房屋陶器黄河流域磨制石器、耒耜、石刀、箭头、鱼叉等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约7000年约5-6千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了哪些进步?模样:北京人保留了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工具:北京人会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狩猎,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采集、狩猎、捕鱼、缝制衣服。火的使用: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组织: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进入氏族公社。七嘴八舌七嘴八舌这是我国哪一远古人类使用过的器物?它反映了什么?1、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2、会缝制衣服。3、懂得爱美,有美的意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会造房子,制陶等;不同点:地域不同,农作物不同,房子不同等。七嘴八舌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七嘴八舌材料中孙中山说的“轩辕”是谁?他对人类历史有何贡献?相传,皇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七嘴八舌•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要意义?知识拓展改善了生存环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是逐步向文明社会过渡的标志。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试用学过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出现原始的农耕经济,四五千年前的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第一个王朝——夏朝统治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等。知识拓展1、原始农耕生活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A.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B.元谋人、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2、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服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3、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始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造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中考链接DCA4、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为我先。”下列史实符合此话含义的是()①发明舟车②建造宫室③养蚕缫丝④发明文字⑤编出乐谱⑥冶炼青铜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中考链接3、“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这一举措所起的积极作用是()A.黄帝部落兼并了势力弱小的部落B.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C.扩大了黄帝部落的势力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华文明的起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