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分子溶液第四章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一、基本概念1、溶胀;无限溶胀;有限溶胀2、数量分数;重量分数3、数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4、多分散性指数;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分子量分布5、哈金斯参数;第二维列系数;溶度参数6、混合熵;混合热;混合自由能7、凝胶;冻胶8、级分;校正曲线;普适校正曲线9、θ溶剂;θ温度;θ溶液10、特性粘数;溶胀度11、粘度;爱因斯坦粘度定律12、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13、散射;瑞利散射;瑞利因子14、过量化学位15、临界共溶温度;上临界共溶温度;下临界共溶温度16、体积排斥理论17、柱效;分辩率18、Zimm作图法19、数量微分分布,重量微分分布,积分分布20、内干涉,外干涉21,凝胶渗透色谱法二、选择题1、下列四种聚合物在各自的良溶剂中,常温下不能溶解的为()。A、聚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无规立构聚丙烯,D、聚氯乙烯2、高分子溶液与小分子理想溶液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高分子溶液在浓度很小时,是理想溶液。B、高分子溶液在θ温度时,△μ1E=0,说明高分子溶液是一种真的理想溶液。C、高分子溶液在θ条件时,△HM和△SM都不是理想值,不是理想溶液。D、高分子溶液在θ条件时,高分子链段间与高分子链段和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不等。3、聚合物溶度参数一般与其()无关。A、分子量B、极性大小C、分子间力D、内聚能密度4、Huggins参数χ1在θ温度下的数值等于()A、0.0,B、0.5,C、1.0,D、2.05、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极性相近”原则B、“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χ1大于0.5”原则C、“内聚能密度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D、“第二维修系数A2大于0”原则6、下列哪种高聚物是单分散的为()A、HDPEB、PVCC、DNA7、渗透压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其物理意义为()A、数均分子量B、粘均分子量C、重均分子量8、多人散性指数d的取值为()A、≥1B、>1C、≥09、GPC测定高聚物分子量时,淋洗体积和分子量存在如下关系()A、logM=A-BVe;B、M=A-BVe;C、logM=A-BlogVe10、多分散性聚合物,四种统计平均分子量的关系为()A、Mn=Nw=Nη=MzB、Mz>Mw>Mη>MnC、Mz>Mη>Mw>Mn11、将高聚物在一定条件下(θ溶剂、θ温度)配成θ溶液,此时()A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小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作用力.B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小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作用力C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小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作用力D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作用力<小分子之间作用力12、下列四种溶剂(室温下Huggings相互作用参数)中,室温能溶解聚氯乙烯的为()。A、四氢呋喃(χ1=0.14)B、二氧六环(0.52)C、丙酮(0.63),D、丁酮(1.74)13、下列四种溶剂中,对PVC树脂溶解性最好的是()。A环己酮,B苯,C氯仿,D二氯乙烷14、()可以快速、自动测定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A粘度法,B滲透压法,C光散射法,D凝胶渗透色谱(GPC)法15、下列四种方法中,()可以测定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A、粘度法,B、滲透压法,C、光散射法,D、沸点升高法16、特性粘度[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csp/ηB、c/lnγηC、cspoc/limη→D、coc/limγη→三、判断正误题(在括号内写出判断的正确或错误)1、强极性的结晶高聚物可以在室温下溶解,而非极性的结晶高聚物,只有加热到Tm附近,才能溶解()2、对于混合熵的贡献,一个大分子相当于许多小分子,但又不等于这许多小分子()四、填空题1、和都表征了高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间之间的相互作用。2、判定溶剂对聚合物溶解力的原则有(1)极性相近原则、(2)和(3)。3、凝胶渗透色谱法是按分子的()将大小不同的分子分开的。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和()等分子量以及()的数据。4、在高分子溶液中可以由()和判断高聚物在溶液中形态,可以由和表征分子的尺寸。5、凝胶与冻胶的本质区别在于()。6、高分子平均分子量的定义有四种,其数学表达式分别是()、()、()和()。7、渗透压法测得的是(),粘度法测得的是()8、多分散高聚物四种统计平均分子量的大小次序为();而单分散高聚物,四种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