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教案VIP免费

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教案_第1页
1/17
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教案_第2页
2/17
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教案_第3页
3/17
2022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三首》教案篇一: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三首》教案一、创意说明: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首先是背诵,力争当堂完成。一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老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要把课堂上背诵的气氛搞得浓浓的。二要讲得精当、简练。分析内容但求详细、贴切,修辞常识(如“互文”)也要讲一点,不讲可能产生误会(如第1页共17页“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三要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学习《木兰诗》。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民歌是可以歌颂的,这首诗最终四句就是歌颂者对诗中主子公木兰的颂赞之辞。1、指导学生朗读全诗。齐读课文两遍,其次遍分段朗读并归纳各段大意;提示记诵的方第2页共17页法,然后分段练习背诵;在此过程中,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诵读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作简要的说明或提示,促使学生加深领悟。2、结合全诗内容,专心领悟作者的意图。(1)“可汗大点兵”一节,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情景,其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是什么?(2)购鞍马一节,为何将“东市”“南市”“西市”“北市”跑遍,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对表现故事情节有何作用?(3)“旦辞”两节写出了木兰内心什么样的感情?这样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第3页共17页(4)战场生活一节写法特别。引导学生去理解这几句话的含义,并探讨作者为何没有详写战斗的场景,这样是否减弱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为什么?(5)木兰凯旋,战功卓著,但她“不用尚书郎”,这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征?(6)迎木兰一节,诗作表现得非常具体,探讨作者这样支配情节的用意。(7)总结全课,探讨木兰的英雄形象。这首诗流传一千多年,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缘由在哪里?(学生自由第4页共17页发言)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代父从军,是出于关切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英勇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毅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妙意愿和志向。(二)导入《观刈麦》的学习。1、指导诵读。2、留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第5页共17页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把握好句子节奏的停顿,使学生能够读得琅琅上口。3、结合课文注释,拓展诗意,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如:“妇姑”“童稚”“荷”“蒸”“灼”“遗”等。4、探讨、把握全诗的中心。(1)诗作描写了怎样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情景?明确:作者先写了一幅刈麦的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了农夫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怜悯的第6页共17页艰难境况。然后又呈现了一个特写画面,读来令人心酸。原来是繁重的赋税造成了劳苦人民如此艰难的生活境况。(2)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联想到自己安逸的生活,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5、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再次诵读。要求尽量读出诗中悲怜自责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三)导入《破阵子》的学习。1、介绍作者。第7页共17页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后人把他与苏轼一起合称为“苏辛”。2、讲析小序,介绍作者的有关生活境况。这首词是写给作者的好友陈亮的。二人都是南宋闻名词人,又坚决主见抗金,收复中原。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这在词中有着显明的表现。“赋壮词”即创作一首表达雄心壮志的词。3、指导诵读。第8页共17页留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同时要扣住这是一首壮词,应引导学生读出一种豪壮之情。4、结合课文注释,拓展诗意。“八百里分麾下炙”即分麾下八百里炙。从“梦回”一句,可以看出下文所描写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的旧梦。设问:作者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面,选择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明确:(1)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