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常见症状的护理第一节常见症状的护理本节考点:本节考点:常见症状的护理常见症状的护理①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①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②心前区疼痛护理②心前区疼痛护理③心悸护理③心悸护理④心源性水肿护理④心源性水肿护理⑤心源性晕厥护理⑤心源性晕厥护理一、心源性呼吸困难一、心源性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发生左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发生左心功能不全时,病人自觉呼吸时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状态,病人自觉呼吸时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状态,同时可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称同时可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称之为心源性呼吸困难。之为心源性呼吸困难。(一)原因(一)原因原因:左心功能不全造成的呼吸困难,原因:左心功能不全造成的呼吸困难,是由于肺淤血导致的肺循环毛细血管压升高,是由于肺淤血导致的肺循环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聚集在肺泡和肺组织间隙中,而形成组织液聚集在肺泡和肺组织间隙中,而形成肺水肿。肺水肿影响肺泡壁毛细血管的气体肺水肿。肺水肿影响肺泡壁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妨碍肺的扩张和收缩,引起通气和换交换,妨碍肺的扩张和收缩,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异常,气功能的异常,致使肺泡内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致使肺泡内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和兴奋呼吸中枢,病人感觉呼吸费力。刺激和兴奋呼吸中枢,病人感觉呼吸费力。心源性呼吸困难按严重程度。心源性呼吸困难按严重程度。分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分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急性肺水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急性肺水肿。肿。(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1.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也是最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也是最轻的呼吸困难轻的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即缓解。引起呼吸困难的体力活动,如休息即缓解。引起呼吸困难的体力活动,如快步行走、爬楼梯、一般速度步快步行走、爬楼梯、一般速度步行,甚至吃饭、讲话、穿衣、洗漱等。行,甚至吃饭、讲话、穿衣、洗漱等。2.2.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病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病人平卧时肺淤血加重,于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平卧时肺淤血加重,于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大多于端坐休息、下床、开窗通风后症状可自行缓大多于端坐休息、下床、开窗通风后症状可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可伴有咳嗽、咳泡沫样痰。亦可有病解。部分病人可伴有咳嗽、咳泡沫样痰。亦可有病人呼吸深快,可闻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人呼吸深快,可闻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重症者可咳粉红色泡沫痰,发展成急性肺水肿重症者可咳粉红色泡沫痰,发展成急性肺水肿。。3.3.端坐呼吸端坐呼吸:是心功能不全后期表现,病人不:是心功能不全后期表现,病人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因坐位时膈肌下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因坐位时膈肌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可使病人呼吸困难减轻。降,回心血量减少,可使病人呼吸困难减轻。(三)护理措施(三)护理措施1.1.观察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持续观察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发绀、咳嗽、心悸、对治疗时间、伴随症状如发绀、咳嗽、心悸、对治疗的反应,以及血压、心率、心律和尿量的变化。的反应,以及血压、心率、心律和尿量的变化。2.2.调整体位调整体位11)协助病人调整舒适的体位,)协助病人调整舒适的体位,22)尤其对已有心力衰竭病人,夜间睡眠)尤其对已有心力衰竭病人,夜间睡眠应保持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应保持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难症状。33)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病人应坐位,双)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病人应坐位,双腿下垂,注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和安全,可抬腿下垂,注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和安全,可抬高床头,并用枕、软垫等支托臂、高床头,并用枕、软垫等支托臂、肩、骶、膝部,以防受压或摔倒,床上放小桌,肩、骶、膝部,以防受压或摔倒,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