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导学案助推生本课堂改革-----《导学案的管理与使用》马桥小学孔翠兰我县自实施生本课堂改革以来,有关是否需要导学案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众说纷纭。没有导学案,学生学习现状就会是“生米做成了夹生饭”,经权威人士论证,导学案必须有,它是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重要扶手。因此本学期我校从导学案的管理与使用上狠下功夫,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我校实际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编制、管理、使用导学案。一、导学案含义:“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它是教师提供给学生可以藉此并依托教材能够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导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导学案是以“主题、探究、表现”为核心的梯段式、结构化学习载体,被形象比喻为课堂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导航仪。”简单说,导学案不仅是教师“教路”的渗透,更是学生“学路”的引领。(课件导学案关注什么)老师们才接触“导学案”这个名词时,认为和以前教案编写差不多,在教案中多一个“自主学习提纲”,教案就成了导学案。经过暑期培训,自学《且行且思》,尽量找到教案与学案区别,引导大家重新认识导学案含义,让每一位老师认识其本质,编写时有抓手。二、导学案编制: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遵循四个原则:1、课时化原则,对教学内容重组处理,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究性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问题的设疑培养学生探究精神。3、参与化原则:学案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之中,激励参与热情,提高参与能力。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既有学习内容指导,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5、层次化原则: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提高学习自信心。开学初,暑期培训领悟不够,真正落实到每一位老师自己所任学科还是有些茫然,对原则的把握不是每一个老师都做的到。根据实情学校101教导处联合科研室及时的针对性进行了“导学案如何编制”专题集中培训。王校长引导大家学习了《马桥镇小学领袖儿童教育备课工作(导学案)实施的暂行意见》从五个方面(一、对新教案和新学案的再认识;二、备课操作要领;三、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四、精心修改导学案的四个重点;五、导学案设计遵循的几个原则)深刻、清晰的阐述了导学案编写要领。杨校长、李校长、王校长率先垂范,编写导学案,在马桥小学群里共享,手把手的教,心贴心的辅,给大家提供样板、模式引导大家学习。然后一至六个年级20个教学班分语数各6个备课组。教材第一单元的导学案全部由备课组长编写,教导处科研室审阅定案,打印成册下发各备课组成员手中,边学习边实践。在保证第一步走实、走稳基础上,后续备课由备课组成员轮流编写,编写时基本程序是个人初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备课组长再次审阅提意见,成员补备,形面“补案”,最后备课组、教导处签字验收,形成“定案”交打印室,整个导学案编写程序完成。为了不影响进度,要求“必须超周备课”,保证资源共享的及时性、实效性。非语数学科导学案也做了统一要求,按“三学小组”模式编写。老师们认真学习《且行且思》,对照学科特点、模式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三、导学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导学案指南针作用,最大化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发挥备课组团结协作能力,为“三学小组”课改迈好坚实的第一步。学校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全体教师人手一份编写要求、评分量化表,从格式到内容,从每一个环节怎么去设计“教师的导”,学生怎么去“学”,非常细化,可操作性强。四、导学案的使用备的好是前提,用的好是关键。怎么正确使用导学案,我们借助活动提高导学案使用含金量。1、“导师走在前”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从导学单发放、导学案实施,课堂上学生是如何根据导学案内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