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学习心得剪纸感受研究生阶段第一次接触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我国工艺美术中很有研究价值的艺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剪纸的材料和制作较为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纸而已。自己内心总是把它看得很简单,很容易。然而,在戚老师的引导下:第一个剪出蝴蝶,当时心里还想:嗯,蝴蝶吗,我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有什么剪的。殊不知当自己下刀的时候才觉得想把手中的纸剪出具有美感的蝴蝶是那么难,于是接下来的想剪出自己的生肖,自己也是凭自己的感觉在剪,结果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不是牛,而是其它的图案。尤其是下午用5分钟剪个太阳,心里想还需要5分钟吗,我只需要5秒钟就可以。然而,事实上我错了,而且错的还很低级。特别是贾伯涛在分享他的作品时,自己的内心很难受,为什么他能剪出那么美丽的图案,而自己却不行,这原因出到底出在哪里。在戚老师的讲解下,我深刻的理解到:由于纸的材料所局限,剪纸艺术又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点。这种特点的运用又丰富和促成了剪纸画面的紧凑和完整感。这样,也就使剪纸的构图有别于一般性绘画,它运用整体构图,适形的手法,并且由于纸的特点,大多数作品以“满”为美。剪纸作品中的夸张是非常重要的。艺谚说:“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根尾巴背石头。”像文学作品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在这里我更体会到适当的夸张从而打破正常的比例关系,强调整体而明显的形态动态并与其气息相通的线条来概括。下面是自己对于剪纸过程感受的总结:1):三个这样的快题练习,用剪刀和纸去表述自己的内在,是很难的,而自己想剪出的图案,在心中是否有画是关键。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剪图形后面的东西。2):为什么没有剪出好看的图案,首先自己没有优化好自己行为系统,并且对图形文化寓意的把握很欠缺,同时从自己最开始从生物学角度去模仿和去杜撰,到现在自己知道不能单纯的第1页共2页模仿,而应该自己创造并渗入文化寓意在里面,以便达到自然升华。3):现在自己是初学者,从简单的图形入手,由简单到复杂。正如剪出太阳,我知道将纸折三到四次,可就是剪不出想要的效果。原因之一:自己心中对非对称和对称框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识。戚老师常说:设计未动,文案先行。扶手处处处是学问。立意为先,折叠是为了确定框架体系。可现在自己还是困惑的是:有了框架体系,怎么剪出美丽的图案啦。通过以上认识,非常明确的暴露出自己的问题:1)自己脑中存储的信息不够,自己对知识的把握不足。2)对于整体框架结构自己不明确。3)自己平时练习少,正如戚老师说:绘画画的人不一定会剪纸,会剪纸的一定的会画画。自己的空间立体思维比较差。4)所有创意的立脚点总是:文化意义,同时对于方法上的把握应时刻牢记:扬主抑次,区别对待,从而具有节奏、秩序、规律。最后真心的感谢戚老师,您的一堂课让我终身受益。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