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民族政策常识教案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并懂得民族平等政策2、知道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3、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能力目标:明白并掌握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利用所学的民族平等政策知识去辨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努力去维护民族的平等。教学重点: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教学难点: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式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确立并不断发展,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也得到实现并不完善,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我国的民族平等政策。新课:第一课时学生活动一:请学生阅读全文,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平等有什么特征?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核心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并总结)教师(总结):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目标,而民族平等又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所以我国一直在努力做好民族平等,维护好各民族的权益,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活动二:探究与体验想一想:1、你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本民族的人大代表?2、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均有人大代表,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教师(总结):这正说明了我国民族平等政策落到实处,保证每个民族的正当权益,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权益。学生活动三:考一考思考:国家为什么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并总结,因为这是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要求,这属于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上的平等性,从而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学生活动四:请学生举例说明,我国《宪法》中所规定的各民族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接受教育,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等等;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义务。)学生活动五:学生思考,国家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来帮助一切民1族实现民族权利平等?(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并归纳)教师归纳: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内民族关系的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民族平等又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所以要实现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当然也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平等政策,知道了它的含义、核心内容、特征,以及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意义。学完了这一课,更多的希望大家将它们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为国家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尽一份力。作业设置:作业设置:课本P3思考题第二课时练习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民族平等的含义是什么?2、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新课: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把民族平等政策的相关内容,以不同形式的表现形式,制作成一个手抄报,并在班上展览,评比出最佳作品。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知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梳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