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房选录癫痫持续状态、右顶叶脑出血———查房选录(347)任永富1李保华2DOI:10.3969/g.issn.0253-9802.2011.05.002作者单位:1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311121)2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10006)1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10h于2009年6月5日入院。患者于当日上午11时突发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头部后仰、两眼向上凝视,伴有喉部发声,接着先后出现左上肢、右上肢和全身肌肉的强直阵挛发作,伴有小便失禁,发作持续5~7min后停止。在某诊所静脉注射地西泮20mg后,仍然有肌肉抽搐发作,遂急来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途中又出现强直阵挛发作2次,意识一直不清楚,急诊CT示右顶叶脑出血。入院后给予地西泮50mg加入生理盐水50ml,按10ml/h持续泵入后约10min,肌肉抽搐未再发作,此时距起病已有2h,此后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无呕吐,呼吸、血压平稳。患者发病前无头痛、呕吐、发热;病前2周内无感冒样症状,无口唇疱疹史;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2年,一直间断口服舒必利治疗,病情控制尚可,生活能自理;否认有糖尿病、心脏病、脑部外伤、肝病及肾脏病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8.6℃,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0mmHg(1mmHg=0.133kPa),昏迷,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被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光反射存在,眼球固定于中央位置,颈部强直,双肺呼吸动度相等,触觉语颤无差别,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搏动无弥散,心界无扩大,心律整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坦,肝、脾未触及,叩诊鼓音,肠鸣音5次/分,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无畸形,四肢关节无红肿,肱二头肌反射、膝反射两侧对称(++),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四肢肌张力低,有自发活动,检查不合作。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66g/L,红细胞4.99×1012/L,白细胞16.2×109/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血小板164×109/L;尿液淡黄、透明,pH值5.5,尿比密1.025,尿蛋白(++),尿潜血、胆红素、酮体、尿糖、管型及白细胞均阴性。血液生化示总蛋白82.3g/L,白蛋白48.9g/L,球蛋白33.4g/L,白球蛋白比值1.46,AST72U/L,ALT57U/L,谷氨酰转肽酶28U/L,总胆红素13.9μmol/L,直接胆红素4.3μmol/L,肌酐73μmol/L,尿素氮4.9μmol/L,尿酸311μmol/L,甘油三酯1.55mmol/L,总胆固醇5.94mmol/L,HDL-C1.97mmol/L,LDL-C3.27mmol/L,血糖6.7mmol/L;血钾4.49mmol/L,血钠146.5mmol/L,血钙2.58mmol/L,血镁1.38mmol/L,血磷1.86mmol/L,血氯102.1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8.9mmol/L。腰椎穿刺显示压力2.94kPa,未行压颈试验,脑脊液为白色透明,细胞数2.0×106/L,蛋白定性试验(-),β-微量蛋白0.58g/L,葡萄糖3.5mmol/L,氯化物123.3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2009年6月5日颅脑CT示右顶叶内2处斑片状、团状高密度出血灶,最大面积约0.9cm×1.5cm,密度尚均匀,边缘不规则,周围示少量水肿带,无占位效应,脑室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诊断为右顶叶脑内血肿。2009年6月7日复查颅脑CT示右顶叶内片状略高密度影,密度不均匀,边缘示环状水肿带,双侧顶叶内片状水样密度灶,密度不均匀,脑室系统未见异常,诊断为右顶叶高密度出血灶,双侧顶叶脑水肿。2第1次查房(6月7日)住院医师病例汇报如上。本例患者有如下特点:①青年男性;②急性起病,表现为抽搐、意识障碍,伴有发热和小便失禁;③抽搐控制后仍昏迷,呈四肢软瘫;④肝功能轻度受损,血糖轻度上升;⑤颅脑CT示右顶叶脑出血,双侧顶叶脑水肿;⑥脑脊液检查压力明显升高,细胞数正常;⑦482新医学2011年5月第42卷第5期有精神分裂症病史2年,间断服用舒必利。主治医师根据以上资料,本例患者的定位诊断为双侧大脑半球,定性诊断首先考虑以下几种疾病。药物中毒诊断药物中毒必须有明确的药物接触史和相关的临床表现,过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昏迷、呼吸循环抑制等。本例患者有精神分裂症病史,呈昏迷状态,需要警惕。但已经反复询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