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基础拓展课说课稿——感受节奏魅力尽显民歌风采北郭乡一中李伟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青春舞曲》基础拓展课——感受节奏魅力尽显民歌风采。下面我将从以下八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课本第三单元中的一首维吾尔族民歌,它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并且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非常富于教育意义的民族歌曲。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和对乐理知识的积累。(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生活中发现节奏并表现节奏,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创新的能力。以节奏为主线,调动学生模唱《青春舞曲》的积极性。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拓展延伸感受作品的情绪和风格,体验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3、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节奏和生活的关系及组成节奏的节奏型,调动学生学习《青春舞曲》的积极性。4、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爱好,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这首作品。二、说学情对于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由于受条件限制,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三、说模式这是一节新授课。教法教具: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四、说设计1(一)质疑导向:上课前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街舞和篮球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视频片段。(播放VCD片段)提问:如只有精彩的画面而没有背景音乐的话,效果会怎样?学生畅所欲言。启发再问:背景音乐有何特点?(激烈、欢快、节奏感强等)如果只有精彩的画面而没有背景音乐的话,效果会怎么样?师继续引导: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一起寻找生活中有哪些节奏吧?(生:点击鼠标、钟表滴答声等)如果刚才这个片段中没有节奏做伴奏的话,那么相信再精彩画面也会显得黯然失色,接下来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师范唱),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这首《青春舞曲》一起——感受节奏魅力,尽显伴奏风采!(课件)(二)探究体验:尽管我并不是一个篮球高手,我们尝试着一起用篮球的不同运动方式来把组成节奏的各种音符表现出来!设计意图:在玩儿中通过篮球和课件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常见音符了解和时值对比的更直观,感受的更深!方式音符的名称篮球匀速滚动取教室最长距离全音符(四拍)学生参与取篮球滚动最长距离的一半二分音符(二拍)篮球匀速弹跳一次表示一个单位拍四分音符(一拍)篮球一个单位拍内快速弹跳两次八分音符(1/2拍)篮球一个单位拍内快速弹跳四次十六分音符(1/4拍)课件展示了以上几种音符之间的关系(三)学习升华:师出示一四小节节奏(课件)2/4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师生一起分别进行试唱和试奏之后,启发学生小组合作创作作词(葡萄酸甜等)。师在学生熟练掌握节奏作词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创作作品,加强学生自信!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强调师生共同参与以及小组合作意识,不需要强调难度,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趣味的氛围,从而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以上环节,在此基础上播放《青春舞曲》,以找出不同的节奏型为主线引入这首作品。通过师有步骤的引导,师生合作交流,包括新疆的位置,特产,文化饮食等相关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熟悉歌词的方法:先了解歌词,然后加入节奏,以说唱音乐的形式使生加深对歌词的记忆。设计意图:通过说唱音乐这种流行方式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以游戏的方法使生熟悉旋律,并能形象的感知这首作品作曲的特点(鱼咬尾)。通过以上生对作品节奏,歌词,旋律的熟知,以模唱跟唱的形式完成作品的学习已经比较容易了。师在这时引入生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引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明日歌”,朱自清的《匆匆》等相关文化,使生通过作品更能体会到时光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