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礼物襄樊市大庆路小学陈华身为人师也已十余载,但总忘不了二十四年前第一个教师节发生的事情。正是那个教师节,那份“教师节礼物”,让我与“教师”这个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还是个七岁的农村小学生,父亲是乡里小学的校长,虽然离家只有两三里的路程,但他整天忙忙碌碌的很少回家,母亲一个人在家既要种地又要照顾我和弟弟,难免有时会埋怨他。其实,父亲虽说是“公家人”,但每月收入并不多,每月还得从家里带粮食交到学校食堂;学校虽说是乡里的小学,也只不过几排破旧的房子和一个不大的操场;十来个老师大半是民办教师,父亲这样的“师范生”寥寥无几,农忙时都还得回家帮忙。父亲曾多次向大队领导申请为学校盖一栋像样一点的教学楼,但资金也确实困难,几年下来,新房子没着落,有几间教室还成了危房,老师们还都学会修补房屋了。忽然有一天,父亲满面春风的回到家,还买了好多东西。这对于一向节俭的父亲来说,的确有些破天荒。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我们教师也有节日了,党中央把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政策也越来越好,我们的教学楼要不了多久一定会盖起来的。说着还从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本书郑重地放到我面前。笔记本是父亲在乡里参加教师节大会发的纪念品,扉页上印着“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那本书是我一直想要的一本故事书,翻开第一页,有父亲漂亮的钢笔字迹“送给女儿,祝你学习进步!”。就这样,在第一个教师节,七岁的我收到了第一份“教师节的礼物”。在那几天里,学校的老师、村里的乡亲们谈的最多的就是教师节。抚摸着笔记本和那本书,我的心里似乎也无限的自豪,我骄傲地对同伴们说:“长大了,我也要到老师!”。一转眼,二十四年岁月流逝,父亲早已头发灰白的,但仍然还在家乡的教育战线默默奉献着。我也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有着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为着儿时的一个美好愿望坚守在这三尺讲台上。每一个教师节,我都会收到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礼物——一张自制的贺卡、一束漂亮的鲜花、一串美丽的千纸鹤、甚至是几个香甜的糖果……我把爱播种在孩子们的心间,收获的却是人生的芬芳。有人说,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你就选择了清贫。是的,在经济上父亲、我以及无数个人民教师,的确是贫穷的,但精神上我们却是最富有的富翁。2006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有比这更值得骄傲的事情吗?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这是全国所有的教师收到的最好的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承担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责任,肩负着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使命。我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这只“接力棒”,那我就要把这场人生竞赛跑好。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学生,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大声稀音,大爱无声。我们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我们用爱耕耘着神圣的三尺讲台,我们收获的是桃李芬芳。“教师节的礼物”将一直激励着我忠诚于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