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测试及答案-1-/9第2节内能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冷天搓手取暖B.下滑时臀部发烫C.烧水时水温升高D.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3.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4.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晒太阳感到暖和B.用蒸笼熘冷馒头C.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D.锯木头时锯子发烫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可能降低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6.美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利用一周时间登上了荒凉的冰岛,经历了炽热高温的火山河极度寒冷的冰川,展示了他在荒野上的生存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摩擦生火”的方法获得热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B.炽热高温的火山和极度寒冷的冰川都具有内能C.炽热高温的火山比极度寒冷的冰川含有的热量多D.通过冰冷河水时人会把温度传给水7.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A.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8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测试及答案-2-/9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两手搓搓感到热乎,这里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打扫卫生时,教室里尘土飞扬,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发生了热传递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是装修中常用的膨胀螺丝,安装时需先用电钻在墙上打孔.钻头较尖,是为了________,钻头打完孔后发烫,这是通过________(做功/热传递)改变了钻头的内能.膨胀螺丝利用楔形斜度来促使膨胀,通过增大________从而增大摩擦力,达到固定效果.10.小明站在如图中匀速上行的扶梯上,若以扶梯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小明感觉电梯的扶手橡胶发热,是因为扶手与其他部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11.冬天手冷了,可以通过向手“哈气”或者“搓手”的方法使手感到暖和.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看,前者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是手的内能增加的;后者又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是手的内能增加的.12.如图所示为烧瓶中水被加热的过程,瓶塞在水烧开时被推开了,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前者是____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后者是____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13.小萱常用手给奶奶搓背和用热水给奶奶泡脚,都能使奶奶的身体感到暖和.搓背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泡脚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14.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用塞子塞紧后,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由于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018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测试及答案-3-/9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三、实验探究题15.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________;(填“A”或“B”)(2)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________;(填“A”或“B”)(3)水的初温是________℃,热奶的末温是________℃,水的末温是________℃(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这个过程中热奶的内能________,水的内能________。16.如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