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7:承担责任内容要求:知道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责任及其来源:1、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对责任的承担就叫责任。2、责任来源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养育,承诺,分配,任命,职业,法律,习俗,公民原则,等等。(二)角色与责任:每个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按角色的规范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1.作为子女,具有孝敬父母、维护家庭的财产、安全和良好生活的责任;2.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具有完成义务教育、尊重老师、遵守校纪、认真学习的责任;3.作为一个公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4.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具有扶危济困、维护正义的责任;等等。三)对自己行为负责:1、人们的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有责任感的人,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不推诿,不逃避,能够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错事。2、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条件。在一个道德和法律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个具有良好品质的人,不应做那些妨碍他人的自由、有害于自己或他人人身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事情。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即自我负责。当我们做错事时,要诚实守信,勇于承认错误,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四)对社会负责: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会对人类有无限的爱,自觉地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就会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就会以自己的行动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添光增彩。(五)承担责任的代价:1、承担责任,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承担责任可能会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在危急和危险的时候承担责任,还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2、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六)承担责任的回报:1、责任感与负责的态度是成功的基础性条件,它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并因成功而感受到一种尽责和胜任的欢愉和满足。也正是在这种负责行事的过程中,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提升。2、承担责任,既有利于集体,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使人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使人赢得自尊和自信,使人增长才干,使人获得实际利益。(七)不负责的危害:1、不负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使自己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普遍受到谴责,甚至常常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且更重要的是背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2、不负责任会给他人、集体、社会等带来损害(八)责任的冲突:在人们履行责任时,往往还会出现冲突。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紧迫性、相对重要性、时间要求等因素。(九)做负责的人:我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做到:1.信守承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勇担过错,不言代价与回报;3.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等。考点28:亲社会行为内容要求: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对比,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如安慰、同情与关心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三)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1.原因:1)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过帮助,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这就意味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于社会,如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的人们进行募捐等。通过这些活动,展现自己对于他人和社会的爱心,逐步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造福于社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