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事活动安排善举传承你我感恩由心而生——“行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周次具体内容要求负责人第十四周周三一——二年级“卷卷书香,款款礼仪”班级汇报活动;三——六年级召开“校园安全教育”1、各班认真组织。2、三至六年级各班依据自己的班级情况制定活动方案。班主任其他活动1、学习有关行善或感恩的歌曲。2、安全上下楼梯的随机检查。1、音乐老师负责在本月教会一首行善或感恩的歌曲。2、德育少队部将组织人员进行上下楼梯的随机检查。如有发现学生在上下楼梯有拥挤、推搡、楼地上玩耍等安全隐患将在全校通报批评,如情节特别严重将要在班级量化中酌情扣分。音乐老师班主任第十五周周三学习《善举传承你我,感恩由心而生——“行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并发出行善·感恩的倡议。1、由一至五年级由各年级的四班老师制定班队活动计划,六年级由一班老师制定。2、各班认真组织学习,并将活动过程记录在《德育班队活动记录册》中。班主任其他活动1、进行“拒绝零食进校园”的普查活动,以及“杜绝早到校”的突击检查。2、开始“善行·感恩”册的轮记活动。1、所有学生、班主任做好随时检查的准备。如有违反行为将扣班主任当周量化2分/人。2、一二年级每日一人汇报自己所做的善事或得到别人的帮助。三——六年级每日轮流四人撰写“善行·感恩”册,而后在班内每日进行交流、分享。班主任少队部德育处第十六周周三开展低段——“猜猜他(她)是谁”;中段——“夸夸我的同桌”;高段——“找找身边的小榜样”活动。1、引导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人(特别是学生心目中的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认识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学习同学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2、一至二年级由各年级的五班老师制定班队活动计划,三至五年级由一班老师制定,六年级由二班老师制定。于前一周五早上交班队活动设计。班主任其他1、开展一次调查活动。主题“我和父母零距离”。看看1、调查内容(附后2),如果各班要有特色可以自行设计。一——三年级以口头访问为班主任活动自己对父母了解多少、关心多少。2、继续“善行·感恩”册的轮记活动。主;四——六年级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各班班主任依据附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调查。2、一二年级每日一人汇报自己所做的善事或得到别人的帮助。三——六年级每日轮流四人撰写“善行·感恩”册,而后在班内每日进行交流、分享。第十七周周三开展“夸夸我的父母”活动,可以交流父母工作辛劳,也可交流父母关心照顾自己的故事。一年级由六班老师,二年级由一班老师,三至五年级由二班老师制定,六年级由三班老师制定班队活动计划。于前一周五早上交班队活动设计。班主任其他活动1、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一——四年级)2、真情告白: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家长回信,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五——六年级)3、继续“善行·感恩”册的轮记活动。1、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自主选择其中一项。(资料积累并上交5份作品或文字材料)(1)给父母画一幅画、写一首诗;(2)制作感恩卡片,写上最想说的一句话。(3)为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洗脚、准备一顿早餐、扫地、叠被、捶背等);(4)开展“感恩”诗文朗诵会。2、要求五——六年级上交5份学生与家长的通信交流。3、一二年级每日一人汇报自己所做的善事或得到别人的帮助。三——六年级每日轮流四人撰写“善行·感恩”册,而后在班内每日进行交流、分享。班主任少队部德育处第十八周周三以“说说自己和老师发生的真实、感人的事”为主题召开主题队会。一年级由七班老师,二年级由二班老师,三至五年级由三班老师制定,六年级由一班老师制定班队活动计划。于前一周五早上交班队活动设计。班主任其他活动1、遇到老师要文明有礼貌。2、利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报答老师厚重的师爱。3、继续“善行·感恩”册的轮记活动并总结上交。4、进行“拒绝零食进校园”的突击检查活动。1、要求所有学生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