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阅历,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1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从中感知世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知道做人要虚心,学会感谢别人的帮助。第1页共77页因此,我设计环节是分两次对话内容学习。第一次对话是小河感谢小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朗读,然后让读小草的小挚友说说能看到小河底下都有些什么,从而突出小河的澄澈见底。再利用做动作知道读好“紧紧抱住”。在指导理解“浑浊”一词时,演示了在装有清水的杯子中放入泥土,清水变浑浊了,中间训练说话:小河变浑浊了会怎样?让学生明白假如没有小草的帮助,河水就会变浑浊,指导读好小河感谢小草的话。其次次对话是小草感谢小河,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自由读一读,出示“碧绿的小草”和“碧绿碧绿的小草”体会后一种小草更惹人宠爱。知道读好小河的话。再问,小第2页共77页草长这么绿要感谢谁呀?知道读好小草的话。最终引读第六小节,训练说话:小河更欢快地流着,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小草长得更绿了,他又会想些什么?《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它通过小草与小河的对话,告知我们:河水的澄澈离不开小草对河岸泥土的紧紧拥抱,小草的碧绿也离不开小河足够水分的供应,揭示出事物间是有联系的,自然界中的万物相互依存。从中我们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第3页共77页人要谦逊,要多看别人身上的特长。要使学生懂得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彼此生活才能生活得更好的道理。整篇文章语言生动,以对话的形式绽开叙述。学情分析学生对这篇图文并茂的课文是很宠爱的,很乐于读课文,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理解大自然界很多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道理,并懂得待人要虚心有肯定的难度。授课中主要以读为主旋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创设情景去读;让学生在自读文中自然而然理解课文。第4页共77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小草与小河的关系。教学重难点:4、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5、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第5页共77页1、示图,谈话导入:图上画了什么?你最喜爱什么?过渡:图上的小河与青草的确很可爱,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2、揭示课题:板书小河与青草3、指名读课题,并再次指名给学生进行“换一换”嬉戏。把课题中的“与”字换成其他字,意思不变。4、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指导: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6页共77页要求:a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做到不填字不漏字。b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状况:a示词,请生探讨哪些是简单读错的字词音,指名生当小老师,给其他学生做示范、师正音。b小组竞赛读、开火车读。c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分别请生对课文进行朗读,生评、师小结。三、精读课文第7页共77页(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的小河与青草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关系怎么样?过渡:弯弯的小河、青青的小草课文想告知我们的就是这个样子谁能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我们也带到那么漂亮的郊外看看。2、请生依据课文内容在黑板上相应画出小草与小河,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察。3、指名生上黑板展示,并谈谈感受。4、示句“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生自由读)第8页共77页5、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哪一个词告知你?哪一个词告知了你它的多?(指导朗读)6、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那课文的句子我们该怎么读好它?(生自由练读、指名读)7、师小结:小河为什么那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想知道么?过渡:想要知道小河与青草之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呀,可要先和我们的生字交上挚友。四、生字教学第9页共77页1、示“草”字,生视察字形、结构,思索记字方法。师范写、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