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你知道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由来吗?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港澳台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澳门问题由来澳门问题由来澳门问题由来澳门问题由来dàngdàng◆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港澳问题:中国与殖民国家历史遗港澳问题:中国与殖民国家历史遗留问题留问题台湾问题:中国内政问题台湾问题:中国内政问题位卑不敢忘忧国:我的统一构想是“一国两制”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如何形成的?2、“一国两制”的内涵是什么?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何意义?1、“一国两制”的提出过程(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第一次公开宣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2)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该方针实际上已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内容(3)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2、“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一国两制”的前提与基础是:(2)“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的问题(3)“一国两制”的“两种制度”是指:“一个中国”。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领土主权不能分割。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一国两制”的意义:⑴是一项大胆的、极具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1、香港回归⑴过程:①1982年中英会谈,同意以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②1984年12月,联合声明。③1997年7月1日,胜利回归。(2)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得到成功实践,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2、澳门回归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顺利回归?“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邓小平“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凌青港澳回归原因分析:①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是根本前提②“一国两制”构想符合三方需要------关键③中英、中葡《联合声明》------法律依据④港澳同胞与大陆人民血脉相连,渴望回归------群众基础《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阅读教材,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改革开放之后,两岸关系经历了怎样发展?2、目前在两岸统一过程中,还存有哪些障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