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人,转化潜能生安徽省灵璧县灵城镇界沟小学刘兵邮编:234200联系电话:15178271661转化潜能生是每一位老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潜能生的类型是不同的,有的老师习惯从成绩上去区分,有的老师习惯从品行上去区分。但不管怎样,绝大多数所谓的潜能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就具有可逆转性。笔者认为,只要办法到位,情感渗透到人,潜能生都是可以由后进变为先进的。一、把潜能生当“子女”或“弟妹”——真爱他们。教育是责任与爱心并重的事业,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成功的起点。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当好老师,就要爱学生。这种爱要像父母对待子女或兄长对待弟妹那样发自内心的,要注意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情感。实际上,潜能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潜能生的潜能,发挥潜能生哪怕很微弱的优势,创造机会、提供表演舞台,开发潜能生的智力,增长潜能生的才干,激发潜能生的上进热情。老师要多让潜能生去干点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上进,逐步引导,耐心启发,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允许反复,切忌简单粗暴。老师也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适时开展一些有益的班集体活动,把潜能生的感情和精力吸引到班级中来,努力让老师的爱像和煦的风、及时的雨,送到每一个潜能生的心田。潜能生往往是运动场上的骄子,校运动会上,老师要让他们一展雄风,并发动全班同学为他们鼓励加油;对有文艺特长的潜能生,要让他们在联欢会上展示风采;对有绘画特长的潜能生,要让他们在板报、园地、栏目中大显身手。这一切都会使潜能生感到,老师在爱他们,重视他们,而不是摒弃他们。进而使他们从自卑转向自信,再从自信转向自强,在成长的道路上扬长避短,为个人争光,为集体争光。潜能生朱方晨在周记中这样写道:“当我和其他学习尖子一同站在讲台上,领取从老师手中颁发的同样奖品时,我觉得自己高大了,我的老师更高大了。”看到这样朴实的话语,我想这也许正是老师汗水和爱心的结晶吧。二、把潜能生当“病人”——诊治他们。老师要教育、转化潜能生,首先要认识、了解潜能生。他们有的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的是受家庭小环境的影响,有的属于老师的教育不当引起,有的则纯属偶然因素所致。潜能生的表现也有多种类型:不爱学习,甚至恐惧学习;有严重的不良行为;懒惰成性,动脑动手的事不愿去干等等,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在做潜能生转化工作时,就必须像中医诊治病人那样,“望”、“闻”、“问”、“切”,找到潜能生的病根,从而开出对症的药方——转化措施。1.鼓励开导法。对那些纪律松懈、不爱学习、懒惰成性的学生,采用鼓励开导法进行正面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例如,吴俊祥同学在初一刚入学时,成绩不算差,头脑反应也较快。可整天就是懒洋洋的,一副二流子腔调,上课不认真听,总是和周围同学交头接耳,还好与老师对抗,我当时没有一味地批评他,而是把他当做自己的弟弟看待,耐心地开导他,从而使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应该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一年后,他的各方面表现都有明显进步。2.“闪光点”诱导法。对打架斗殴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注意发掘其“闪光点”,抓住哪怕是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并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长处,对他们的错误,加强正面教育促其转变。如陈林同学,刚进校时不思学习,不守纪律,自暴自弃,经常与同学打架,但他的体育素质好,工作能力比较强,针对该生特点,我首先任命他为体育委员,并有意安排他组织一次篮球比赛,他高兴地接受了任务,积极工作,为班级夺冠立下汗马功劳,也得到了广大同学的信任和支持。从此,他不仅在言行表现上明显好转,而且学习成绩大有进步,被同学们评为“三好”学生。3.反面教育、集体影响法。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潜能生,采用反面教育、集体影响法,一方面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并和家长取得联系,双管齐下;另一方面,交任务由先进生具体帮助,鼓励他们振作精神,改正错误。例如,张伟同学,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缺乏家教,曾因早恋、偷窃受到学校严重警告的处分,我一方面帮助她提高思想认识,指出早恋的危害性,并配合家庭做好工作;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