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了解体温计、血压计的构造2.熟悉:熟悉相关概念,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生理性变化,测量生命体征的注意事项3.掌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评估及其异常护理,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是指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总称,受大脑皮层控制,由自主神经直接调节,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体温一.形成由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一.体温调节1.生理性(自主性)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2.行为性体温调节:有意识的行为活动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是生理性体温调节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如下表)成人体温正常范围部位正常范围口温36.3℃——37.2℃肛温36.5℃——37.7℃腋温36.0℃——37.0℃发热程度的判断低热:37.3℃——38.0℃中等热:38.1℃——39.0℃高热:39.1℃——40.1℃超高热:41℃以上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1)局部冷疗:冷毛巾、冰袋(2)全身冷疗:温水、酒精擦浴(3)药物降温2、病情观察3、补充营养和水分4、保证病人舒适5、心理护理脉搏一.形成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由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引起主动脉中的容积和压力发生改变,从而使动脉管壁出现振动而产生的。一.一般范围婴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科快至120~140次/分•三、异常脉搏1.心动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分,一般体温每升高一℃,成人脉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则增加15次/分2.心动过缓: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少于60次/分3.节律异常4.强弱异常5.波形异常四、脉搏测量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常作为脉搏测量的部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部位是桡动脉(以示指、中指、无名指按压桡动脉处,一般情况15秒乘以4即为一分钟脉博)五、注意事项1.不可用拇指诊脉,压力应适中2.为偏瘫病人测量时,应选择患侧3.如病人有以下活动:剧烈运动、恐惧、哭闹、紧张等,应休息20~30分钟后测量呼吸•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儿童为30~40次,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且不费力。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测量时注意事项1.观察呼吸时,要注意女性病人应观察胸部的起伏,男性和儿童应观察腹部的起伏2.排除影响呼吸的因素,保持病人的自然呼吸状态,在病人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测量血压一.产生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前提条件: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重要因素:心脏收缩射血和外周阻力一.影响血压的因素1.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作用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三、血压正常范围及异常变化1.正常范围: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时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30~40mmHg1.异常变化①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②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四、血压测量•上肢测量法、下肢测量法(四定: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左上肢血压高于右上肢1.袖带平整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上2~3cm处,松紧以能放进一指为宜(勿过紧过松,影响测量结果)2.血压计与心脏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