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体会《XX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宣讲内容一、《条例》产生和立法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建筑业已成为我省仅次于能源化工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源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2009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将超过70000亿元。1、2008年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70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占全省gdp的10.96%。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146万人,建筑业农民工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26.2%;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收入占全省农民纯收入的23.52%;建筑业利税总额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5.51%。2、2009年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000亿元,同比增长38%。约占全省gdp的14.2%。建筑企业在省外完成产值820亿元,同比增长45%。勘察设计企业出省承揽业务264项,同比增长76%,5家勘察设计企业收入进入全国50强。建设行业具有各类资质的企业达到8087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5万人。创建“省级文明工地”198个,48项工程获省优“长安杯”,11项勘察设计工程获国家优秀金奖,4项工程获国优“鲁班奖”,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四项工程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及精品工程”,建设行业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建筑业是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第1页共6页巨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建筑业的基本工作方针。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每当出现建设高潮的时候,工程的质量就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虽是促使质量管理上新台阶的有利条件,但市场还有消极的一面,当它还处于发育阶段,会带来商品生产的盲目性,一些企业为利润所诱惑,容易忽视质量。现在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走下坡路,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名不符实。有的建筑企业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近年全国发生工程倒塌事故虽是个别的现象,但性质严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要强化市场管理,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完善相应的约束机制。建设行业讲的两个第一,指的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施工生产安全第一,两个方面都不能忽视,《条例》的实施是确保两个第一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就确定为由一个单位来承担-----各级监督站。二、《条例》产生和立法的依据: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国家建设部按照《建筑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出台了各种条例和管理办法,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进行了逐步完善。特别是从2005年以来,建设部起草和修订完成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招标代理机构,以及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企业及个人执业资质(资格)管理规定,下放了一部分企业资质审批权限,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了审批效率。与此同时,《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行政许可法》等规定,在历年依据《建筑法》执法检查中反映出的问题,目前城乡建设的发展处于高峰期,建筑业的社会需求很大,城市建设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建筑市场的发展竞争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给国家造成了极大损失,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一般质量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纠纷。这些年,尽管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措施的完善,建筑业的人员伤亡事故明显下降,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不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须要规范第2页共6页行业行为和强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XX省建设厅比照1996年12月26日,XX省颁布了《XX省建设工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