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济源市北海马寨小学李晓玲教学目标1、了解济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够说出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运用观察访问、调查等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故事和文化。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济源风光》视频,济源发展变化图片资料及歌曲。2、学生准备自己或家人在济源景区旅游的照片,搜集有关家乡的传说故事。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一提到家乡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是呀!家乡的人最亲,家乡的山最美,家乡的水最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板书课题)二、看看,读读,说说1、请打开书,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思考:①、图上有哪些景物?②、小朋友在干什么?2、让学生朗读书上儿歌:我家门前有条河,河的对岸是山坡;我在河中打水仗,还在坡上捉蝈蝈。思考:通过读这首小诗,说说课本中小朋友的家乡怎么样?他们喜欢家乡的什么?3、师:李家村的小朋友喜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下面自己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喜欢家乡哪儿的景色?为什么?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家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组织集体交流。三、我是小小导游员师:刚才每位同学都说了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同学们,我们都是生在长在王屋山下,同饮着黄河水长大的,作为一名济源人,你们对咱们的家乡——济源有哪些了解呢?1、学生自由发言。(济源名字来历——济水的源头;济源的旅游景区——黄河三峡、小浪底、阳台宫、济渎庙、九里沟、五龙口猕猴区、小沟背、盘谷寺;济源特产——冬凌茶、土馍;发生在济源神话故事——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说明大家对家乡的关注之情还是比较浓厚的。“五一”小长假快到了,有很多外地游客要到咱们济源来旅游,假如你就是济源的小导游,你准备给游客介绍哪里呢?2、学生上台展示照片并做介绍。伴随着学生自豪的述说,教师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播放有关《济源风光》的课件,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的魅力和美丽。13、补充儿歌家乡的山,青青的;家乡的水,甜甜的;家乡的草,绿绿的;家乡的楼,高高的;家乡的—,——的;家乡的—,——的;家乡是我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①、学生先补充。(路,平平的;花,香香的;河,清清的;歌,美美的;人,亲亲的)②、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抒发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四、了解济源的发展变化师:同学们,我们济源以前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大家想知道20年前的城市的样子吗?1、教师播放一组反映济源近年来变化的图片课件,内容有:开发前的猕猴景点,旧城区(宣化街、百货大楼、市委、政府办公的房子),以前的交通工具、以前的马寨学校、南北蟒河河道、人们的生活状态等。师:从屏幕中,同学们能看出哪些地方是现在的吗?现在用什么交通工具取代了以前的交通工具?我们吃的、住的、用的、穿的和以前用什么不同?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图片进行比较,你喜欢以前的家乡还是现在的?为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进行一定的补充说明。师:我们家乡济源现在已变得非常美丽,你们知道是谁把家乡变得如此美丽,方便、舒适吗?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勤劳的父老乡亲。今年我们济源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小学生又能为家乡的变化做些什么贡献?3、学生回答。文明自己的言行,“小手拉大手,共向文明走”,保护家乡的环境,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再过20年,济源会有什么变化,同学们该怎样去做?4、学生们一一设想未来的家乡的变化,描绘济源未来蓝图。五、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师: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你们也肯定搜集了不少内容,下面我们分组交流。交流结束后,每个组选出一个最精彩的节目,代表你们组进行展示。可以是歌曲、诗词、故事、戏剧等形式。1、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2、各小组展示成果,教师、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家乡的故事传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