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大教河坝镇中心完小罗伍斌近年来,我区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以及小城镇建设中大批农民向中心城区买房居住,农村学校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很多农村完小形成了20左右人的小班。在这种被迫“小班化”的形势下,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由此可见,我区农村“自然小班”是一种普遍现象。小班化教育,是小学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好“自然小班”的优势,创造一种适合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的教学形式为之服务,以满足“自然小班”学生的个体特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实施小班额大教育。一、“小班化”学习环境优化了。由于人数的减少,班级空间显得很充足。教师可根据具体人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可以自愿组合,可以自由搭配,可以随时变更。把课桌围在一起。教师也可把讲台放在教室中间。教室内再安排一个简易的书柜作为小图书馆。教室的其他布置由学生自己设计,把教室变成了乐园,宽松、安逸、清静、独特。教学方法改变了,由于空间的变化,教师融于学生中间,角色变了,授课的方式也改了。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小组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到每名学生,教学环境民主宽松。在这样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相竞争。每个学生都受到教师的有效关注,扫除了心理障碍和学习障碍。而且作业是面批,问题是面讲,大家学习得非常开心。课余生活丰富了小班减轻了教师课内的压力,能腾出精力来大力开展课外活动。以前我们农村的学生都不能去看花开、观落叶、去种植,现在可以有组织地感受自然,能激发同学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享受生活。另外,实践活动课可以真正落实,带着学生走进田埂、走树林,深入田间学种植、走向社会搞研究。二、关于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在全新的基础上进行构建,而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根据个性方案设计,并在实践中进行磨合。这样的一种过程和方式,才是小班化实践的主要思路。它可以呈现这样的好处:1、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和基本思路,可以指导老师们的实践方向更明确;2、基于学校的教师实践和科研现有发展状况来看,需要从这个层次进行思考;3、对于小班化的教学发展模式的形成来说,这是完善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说来,认为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学习有关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知识。步骤二:根据本校现状,确定本校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步骤三:在校领导指导下,本组骨干教师构建小班化教学模式;步骤四:由本校骨干教师进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并进行录像课分析;步骤五:根据录像课分析,构建小班化1教学模式的初步形式;步骤六:讨论协商,实现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学案指导----知识补充----问题反馈----解决问题。这样的模式可以体现以下特点:特点1——学生为主体,做学习的主人;特点2——注重外延知识的扩展,从横向上拓展学生视野;特点3——深度挖掘,体现特点;特点4——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包括:分析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三、“小班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小班化教学彻底废除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向交往的教学模式,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多向立体式交往局面。把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围绕小组合作学习这个中心,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其教学程序一般为:情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独立学习,小组讨论,探究问题——交流组织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巩固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延伸课内小结,领悟方法,拓展纬度,从而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体验学习,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探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找到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品尝成功的喜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小组的集体力量与智慧。四、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孩子。小班化教学和大班教学最核心的差别就是孩子将会得到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