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学生的心扉如今,老师们都抱怨,现在的孩子呀,越来越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越来越不好教了诚然,现在的孩子见识增多,思维活跃,思想行为常常出乎意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走进学生的心扉,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最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为人师者,一定要想办法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接近她们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她们,也才能使她们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指导,而不至于产生不可逾越的代沟。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应怀着一颗博爱的心,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一、用爱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所以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有位教育家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只有用爱的暖流去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我从教二十余年来,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班级、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用“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方式写出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和引导。一次,班里有个孩子在他的“心里话”里这样写道:“我很苦恼,平时上课我总会开小差,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我也不想这样,可我总管不住自己。因为这,妈妈也总为我操心。老师,你能不能帮助我战胜自己,改掉这些缺点呢?”多可爱的孩子啊!我一定要尽力帮助他。于是,我提笔在他的“心里话”后面写道:“看到你能这样的要求自己,我真为你高兴。从你的‘心里话’和你平时的表现中,我还看到你一个优点,你特别爱你妈妈,特别体谅妈妈!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既然这样,你是想让妈妈再为你操心,还是想成为她的骄傲,让她天天都高兴呢?为了妈妈每天都能露出笑脸,就让我们一起来努力,一点一点改掉缺点,逐渐战胜自我吧。我会一直支持你的,相信懂事的你一定会让妈妈欣慰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通过帮他设定一些战胜自己的小目标,逐步帮他改掉缺点。虽然他有时会出现反复,不能坚持,但是只要有点滴进步我就给他以鼓励,给他以信心。同时,我经常和他妈妈联系,汇报他的进步。在这样爱的力量的感染下,孩子的心灵被触动了,他扬起了自信之帆,战胜了自我,取得了喜人进步。二、用尊重去贴近学生的心灵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蹲下来看学生。是它使我从唯我独尊的、传统的旧式教学中走出来,明白了新课改的真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蹲下来看学生使我彻底明白:多一些理解,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蹲下来看学生让我不知不觉地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蹲下来看学生成了我和孩子们真情交往的一条无阻的通道。由此我想到我们班主任如果能“蹲下来”与学生相处,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师生之间必然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共鸣。其实,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差”学生才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只有敞开宽容的胸怀,能容下学生,才能教育学生。越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越是有缺点的学生,越是看起来不值得爱的时候,实际上越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尤为脆弱。班主任应容下他们,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地培养他们。三、用宽容去呵护学生的心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成长中的学生,正待培养造就,更不可能没有过错。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重要的不是找缺点,而是发现缺点,期待其转化。面对一丛玫瑰,你看到的是花下的刺,还是刺上的花?面对一个学生,你是戴着显微镜去找缺点,还是戴着放大镜去发现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