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佩霞读书征文VIP免费

佩霞读书征文_第1页
1/3
佩霞读书征文_第2页
2/3
佩霞读书征文_第3页
3/3
沉醉书香静等花开姓名:王佩霞单位:济源市黄河路小学通讯地址:济源市黄河大道中段101号联系电话:13838909093沉醉书香静等花开——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只要做教师,就要常常提醒自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这很艰难,唯其艰难,才值得争取!——薛瑞萍当我得知自己这学期将担任一年级教学时,我有些胆颤与不安。终于开学了,我将面对着63个孩子。由于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的眼里充满天真无邪,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半点规范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了,也不知道上课了又该做些什么。从老师口中说的最多就是“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小手要放好”等“专业”术语,其次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济源市第二届“品味书香悦读人生”读书征文他们强调日常行为规范。有时拿他们没办法时也会生气得拍桌子、瞪眼睛、大声训斥。几天下来,我害怕走进一年级的教室,甚至有点绝望。就在这时,同事给了我《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听说其中有很多颇有借鉴意义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文章,于是就怀着学习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我把读书后感触最深的几点与大家交流:一、走向“平和”1、音乐元素的加入。“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对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2、秩序从安静训练开始。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二:浸润书香读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随处可以看到薛老师读书的影子——“语文不同于数学,语文讲究日积月累,是可以一知半解跟着混的——对于弱孩子而言,放松恰是意味着对其学习兴趣的呵护。”“语文不比数学,有课外阅读做暖窝,生柿子是可以慢慢捂熟的。”“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读物。”“语文不光是课,语文是一股美丽的生命之流。”“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从零起步——只要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最终一样可以拥有值得骄傲的阅读能力。”“30年的经历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面对永难消弭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年问题,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药。如果有的话,那无疑就是书籍。”“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亦如此。”“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像这样的句子如飘落的花瓣,熏香着每一页书,也时时触动着我的心灵。从文中不难发现读书是薛老师的又一法宝。薛老师自己喜欢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她阅读《论语》《孟子》《诗经》《老子》《世说新语》,阅读《沙与沫》《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人类的声音》《我的精神家园》,阅读狄金森、张晓风、泰戈尔……薛老师推崇黄庭坚的一句话——“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同时,她引导她的学生也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她让学生在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作业做好时就可以看。她建议一年级的孩子学完拼音后读《365夜儿歌》,读读背背,增强语感。她和学生一起阅读《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窗边的小豆豆》、《鳄鱼怕怕和牙医怕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佩霞读书征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