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跳绳是一种大众化的体育活动,它只要一片空地、一根绳子就能锻炼身体,而且动作简单、技术难度小,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很好的练习项目。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中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可促进青少年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青少年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在活动中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具有进取精神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集体合作观念,并且为培养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本课是七年级的跳绳教学课,技术动作以原地跳绳为主。由于跳绳运动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项目,所以练习都要以个人或集体练习多种形式相结合,以达到锻炼身体的需要。而单人跳绳是跳绳运动中最常用最方便的项目,很容易受到群众化的推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单人跳绳练习为重点,加强基础技术,以建立坚实的技术。本课是一节学习单人跳短绳及给合花样跳长绳的教学课。单元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知识、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手腕的合理用力和身体的协调。2、单人跳绳时的手脚配合与协调用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双脚和手腕的协调用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动作,对动作过程更加清晰。2、示范法:通过亲身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3、纠正法:在课堂中进行巡回指导,因材施教,纠正错误动作。教案设计方案第2课时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突出发挥主体的客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死板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课堂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跳绳、和学生相互协作的游戏。本课以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让学生从兴趣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学习的窍门,从而喜欢参加各种游戏活动,亲身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以灵活的教法,商讨鼓励的语言,激发每个学生练习的兴趣,逐渐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跳绳运动对人体的锻炼价值,并积极参与锻炼2.通过跳绳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拓展能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创新的精神,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方法:运用讲解示范法、启示引导法、纠正法,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自主能动性。教学重难点:1、快速跳绳中手脚配合2、跳绳手脚配合节奏的控制教学过程导入与热身:1.课堂常规1—2分钟2.跳绳慢跑2—3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引导下完成,体会跳绳慢跑的节奏和步伐3.绳操2—3分钟⑴伸展运动⑵体侧运动⑶体转运动⑷全身运动用跳绳做器材,进行热身练习,充分达到热身效果。学习与练习1、复习原地单人跳绳5分钟目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运动快乐。2、尝试双人跳绳5—6分钟目的:体验互相帮助,协作敢于探究的精神。4、快速跳绳10—12分钟目的:发展学生的快速能力,体验快速跳中绳间的节奏5、游戏:跳绳接力赛放松与评价1、集合整队,放松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结束本课教学2、师生互相评价3、下课器材:绳子若干条、场地一片、收音机一台预计练习密度再40%—50%,平均心率达120—15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