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法。所以,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运用语文所学,启发指导学生围绕主旨,联系生活去阅读,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二、设计思路:本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就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但文中所表现的中年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同学们的感受不会很深,所以我从自身角度谈自己的体会,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亲情”这一教学主线,辅以朗读,设计了“聆听亲情、体验亲情、探究亲情、畅谈亲情、回味亲情等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地进行对课文整体感知、赏析语言、把握主题和拓展延伸,让同学们在读中悟、悟中读,结合自己身边的感人亲情故事来感悟亲情、体会责任。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反复朗读文章,理解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品味精妙的语言,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难点】理解“我”对家庭、生活高度的责任感。【突破】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揣摩语言,感悟亲情。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创设氛围,激情导入(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导入)----视频1、导入语:听着这温馨甜美的歌曲,我想每位同学们都愿意“让爱天天住自家,拥有快乐和平安”。家是爱的摇篮和港湾,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小事,往往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比如说吃饭、做家务或下地干农活。你一定感受到了那种浓浓亲情所带来的温馨甜蜜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吧。他们一家人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呢?——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幻灯(二)讲授新课1、【聆听亲情】听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幻灯(学生活动):⑴注意感情基调、语速、停顿、重音、语调等,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学生思考回答:----幻灯1)、散步的季节?2)、散步的地点?3)、散步的人有哪些?4)、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5).结果如何?(设计意图:起步阶段的问题宜简单,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尤其是没有预习的同学,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一个共同的平1台。)2、【体验亲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主旨。(任选一题)----幻灯1)、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它是以爸爸的口吻来叙述的,谁能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2)、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非常和睦,非常温馨。因为他们都懂得互相体谅、关爱家人。互敬互爱,充满着骨肉之情的家庭。是非常团结幸福的,他们都能顾全大局,为他人着想。)(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3)、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和思维训练,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呈渐进性由浅入深,使其情感体验不断深入,让学生明白:爱,就是责任。)3、【探究亲情】话题讨论:学生质疑问难,提出并解决有价值的问题。(这一部分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幻灯(学生活动):自读课文,把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进行讨沦(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合作讨论。)教师预设探讨的话题(学生的回答可以多样,言之成理即加以肯定):1)、为什么说“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提示:这是从时间上说春天来得很迟,也写出了“我”十分关心母亲的感情。因为作者很有孝心,母亲年老多病,在冬天饱受折磨,他看着心里很难受,所以希望春天快点来快点来,结果就觉得春天来得很迟了。因为后面“总算又熬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