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成长,永恒的追求—“陕西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学习心得体会白水县北关逸夫小学:王变勤师生成长,永恒的追求——“陕西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学习心得体会白水县北关逸夫小学:王变勤2014年12月14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宾馆举行的“第一届陕西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活动,让我有机会与名师们零距离接触,亲眼见识了他们驾驭教材的神韵和风采。使我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他们的课堂上,无时不闪动教改之光,无处不洋溢和谐之氛围。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情的爱。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留给我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感受至深。感受之一:崔栾老师的报告为我们语文老师指明了航向第一天早上我们就聆听了崔栾老师的报告,他在本次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他主要从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报告。在识字教学方面,他强调识字教学要提速,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尽早识字,扩大识字量,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力争做到早识字、早读书、早启智;在阅读教学方面,他强调阅读教学要增效,并要严格按照各年段的课标要求来进行教学,不能拔高或降低阅读要求,根据不同年段,他详细讲解了不同的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具体也很实用,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具体说了,最后他还讲了现在试行的几种阅读教学的方法如1+X(即老师讲一篇学生自学多篇)、群文阅读(即找几篇主题或写法或文体相同的文章让学生来学习)、单元整体教学和三板块教学(即种子板块-------滋养板块-----生长板块,何为种子,就是找课文中的训练点,围绕训练点进行相关阅读就是滋养板块的教学,生长板块也就是我们场所的“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口语交际习作方面,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习作训练12招”(即1.字词换一换;2.进行句子训练;3.课文空白补一补;4.课文插图写一写;5。片段内容归一归;6.文章结构理一理;7.顺着情节扩一扩;8。展开想象续一续;9.变换文体改一改;10.迁移写法仿一仿;11.加工信息编一编;12.学习所得记一记)。最后,他说“希望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小学毕业时能做到以下六个一(即1.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量;2.能写一手好字;3.能读会写一篇好文章;4.有一副好口才,敢于表达,乐于表达;5.养成一种看书读报的好习惯;6.有一颗博爱的心),”他今年已经七十岁高龄,却坚持做了三个多小时的报告,让在座的老师无不感动。听了他的报告,给我的感觉,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实”,不像以前听得有些报告,都是些理论,对我们的教学帮助很少,而他的报告,都是在给我们教方法,传经验,使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不仅为后面的六节观摩研讨课明确了方向,更重要的是为所有语文老师指明了航向。感受之二:不管是观摩研讨课还是威客视频都以改往日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课堂是舞台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共听了六节观摩研讨课和观看了两节优秀微课视频,本次观摩课不同年段,不同版本,不同体裁的课例都有,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原来这些文章还可以这样教。原来还可以以这样的课堂呈现给学生。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每节课都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训练:如宁燕老师在教学《日月潭》时,最后让三名学生和她一起学做导游,介绍日月潭;王林波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让学识运用大量的资料练习用“有--------------------有-----------还有--------------和如-----------”说话;来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练习用“一切都没有了如----------------和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